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10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岩土工程的试验方法及其分类标准,对崩岗发生区的风化壳岩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地质成因和风化程度,风化壳可划分为坡积层和风化岩土层;其中,风化岩土层又分为残积土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并以粘、石英含量高、粉、长石含量高分别为各自的典型特征.2)依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数、颗粒的矿物组成,可将风化壳的岩土分为六大类:粘性土、石英砾砂、粉土类、粉砂、长石砾砂和角砾;且对应的风化壳层次分别为坡积层,残积土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上部、强风化层中部、强风化层底部.3)坡积层与风化岩土层的性质变化大,界限明显;风化岩土层中各层次之间为渐变过渡关系.  相似文献   
2.
楚纯洁  赵景波 《土壤学报》2016,53(2):311-321
以西安少陵塬S3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野外剖面观察,探讨该剖面的元素迁移、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所揭示的气候变化等问题。结果表明:(1)少陵塬剖面S3黏化层具有3层结构,根据铁质胶膜发育、Ca CO3迁移等可以将S3剖面构型划分为黏化层(Bts1-Bts2-Bts3)、风化淋滤黄土层(BC)和Ca CO3结核淀积层(Bck);(2)Bts层Ca O与Ca CO3迁移程度最大,淋失率分别达到了-99.3%、-83.1%,Sr、Na2O和Mg O也发生了显著迁移,而Fe2O3、Al2O3和Rb则在黏化层略有富集,尤其Fe2O3和Al2O3在Bts3层有明显富集;(3)少陵塬S3古土壤介于初等风化向中等强度风化的过渡阶段,风化作用由BC→Bts2→Bts1→Bts3逐渐增强,Bts3已基本完成初期脱Ca、Na风化过程;(4)依据Ca CO3与Fe2O3的迁移富集特点确定,少陵塬剖面S3古土壤Bts3发育时的土壤为弱碱性,而Bts1和Bts2为碱性;初步确定少陵塬S3为黄褐土,S3发育时期西安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800 mm左右。  相似文献   
3.
煤矿复垦区重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红  胡友彪  张治国 《土壤》2017,49(5):977-981
为探究煤矿复垦区重构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淮南潘一矿区煤矸石山和周边复垦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分布和颗粒组成上,分析了煤矸石山山顶、山腰和山脚的煤矸石风化物及周边林地土壤中DOC的含量。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山顶、山腰、山脚的煤矸石风化物中DOC含量呈递减趋势,并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林地土壤中DOC含量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粒径颗粒物中DOC含量分布不同,煤矸石风化物和林地土壤均以细砂(0.2~0.05 mm)DOC含量最高,石砾(10~2 mm)DOC含量最低。在雨水淋溶作用下,煤矸石风化物对周边土壤DOC含量贡献较大,距离山脚1~100 m范围,随着距离的增加,土壤中DOC含量由325.46 mg/kg减少至177.89 mg/kg,煤矸石风化物对周边土壤DOC含量的贡献率由85.78%降低到1.54%,在距离山脚100 m处土壤中DOC含量已接近正常对照土壤含量。  相似文献   
4.
红土坡地崩岗侵蚀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崩岗是广泛发育于华南红色风化壳坡地上的各种崩陷地形,其危害性很大。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条形崩网,叉(分支)形崩岗、瓢形崩岗、箕形崩岗和劣地崩岗等几种类型,其形态演变过程经历了前期的水蚀为主阶段,以及后期的重力侵蚀为主阶段,崩网的发生与下述几种情况有关:红土的机械组成特征,以及与水作用发生的变化;风化壳内的各种软弱结构面的存在;大暴雨触发作用以及各种地形要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春大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芳  王丽群  田鑫  顾卫红  麻浩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637-2647
 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大于收获后种子劣变抗性,而且资源中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种质更为丰富;与种子活力和劣变性相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等指标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宜联合采用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和发芽率作为种质种子劣变评价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征明  杜华  王伟宏  王清文 《林业研究》2010,21(1):59-62,I0002,I0003
探讨了氧化铁颜料对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耐老化性能的改善作用。采用四种常用的氧化铁颜料与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和其他加工助剂干混,并用自行设计的双螺杆/单螺杆双阶挤出机组制造木塑复合材料。对该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人工加速紫外循环老化处理,用CIE1976L^*a^*b^*表色体系和ASTMD790标准分别对老化前后的材料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加入颜料以后木塑复合材料的抗弯弹性模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弯曲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经过2000h人工加速紫外老化以后,不论是颜色要是力学性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铁红和铁黑着色的试样在整个老化过程中表现较好,颜料添加量约2.28%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racks and changes in appearanc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on radial and tangential sections of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and spruce (Picea abies Karst.) after exposure outdoors for 61 months. The degradation of the sections has also been studied at the micro-level. The annual ring orient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crack development on weathering. After 61 months of outdoor exposure, the tangential sections of spruce had 1.7–2.2 times greater mean total crack length per area unit than the corresponding radial sections. In pine, the total crack length per area unit on the tangential sections was 2.2–2.6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radial sections. Tangential and radial sections show the same colour change as a result of weathering. Tangential sections have more and deeper cracks than radial surfaces. The cracks on the tangential sections occur frequently in both earlywood and latewood. On radial sections, cracks occur primarily at the annual ring borders, but to a certain extent also in the earlywood. Decomposition of the cell wall takes place in both radial and tangential cell walls, and cracks tend to follow the fibril orientation in the S2-layer of the cell wall. The radial cell wall of the earlywood has a large number of pits which are degraded at an early stage.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四川牡丹岩土环境背景以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为了解营养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规律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CP-OES测定四川牡丹生境母岩、土壤以及种子的大量(P,S,K,Ca,Na,Mg,Al)、微量(Fe,Mn,Cu)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组成和结构。[结果](1)四川牡丹生长土壤以弱碱富钙为主要特征,元素组成基本保留了母岩特征;(2)元素从母岩到土壤中的迁移富集系数排序为:CaNaSPMgKAlFeMnCu,植物吸收系数排序为:PSKCuMgCaNaMnFeAl;(3)碱土金属淋溶率和铝铁率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Alpha)影响显著,但对真菌的影响不显著;(4)P,Mn的迁移主要受母岩控制,而Ca,Mg,Fe,S等元素的迁移富集受到了微生物的影响。[结论]细菌和真菌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相似,主要参与Fe,S,Mg,Ca的相关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选取三峡库区万州段具有代表性母岩和土壤作为研究样点,测定了土壤和母岩中Si、Al、Fe、K、Mg、Ca、Na等几种风化成土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表明:母岩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Si>Al>Fe>K>Mg>Ca>Na,其中Fe、Ca、Mg、Na、K高于中国和世界元素背景值,而Al介于中国和世界元素背景值之间,Si的平均含量则低于背景值;灰岩区上的土壤中,Ca、Mg、K元素最高,砂岩母质区的土壤风化素含量较低;而碎屑岩类中,泥岩区土壤风化元素相对较高,粉砂岩区土壤风化元素含量介于泥岩与砂岩区之间;母岩的淋失强度为Ca>Mg>Al>Si>K>Fe>Na,Na元素的迁移程度小,是由于母岩中Na元素对土壤的不断补充。因此以土壤中风化元素含量为基础计算的风化指标,难以反映亚热带温暖潮湿地区的成土风化过程,常用的土壤分子硅铝率和硅铁铝率也不能指示所有土壤的风化成土作用程度,只适用于判断风化初期或成土作用早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人工加速风化前紫色砂页岩系统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从而为计算系统熵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