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3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519篇
林业   288篇
农学   491篇
基础科学   161篇
  968篇
综合类   2439篇
农作物   452篇
水产渔业   452篇
畜牧兽医   1182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56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农业依旧是我国的产业支柱,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极大帮助。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部分,而养殖业中,鸡养殖有占据极大比例,且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近年,鸡的一些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细菌性腹泻是常见的1种,会影响鸡群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其死亡,危害极大,给养殖户乃至养殖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做好鸡细菌性腹泻预防与治疗工作尤为重要。该文对鸡细菌性腹泻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发掘对林木生长发育有利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并筛选适合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方法,以马尾松针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悬摇法和超声波法收集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MUSCLE和Qiime软件研究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马尾松针叶表面定殖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真菌(菌丝及孢子)和细菌。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物种丰富,包含细菌运算分类单位(OTUs)490个,真菌OTUs 1273个。马尾松叶表细菌以未分类的蓝细菌属(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36.53%)、未分类的拜叶林克氏菌属(unidentified_Beijerinckia)(28.60%)、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35%)为优势属;叶表真菌以枝孢属(Cladosporium)(2.45%)、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0.92%)、无头孢菌属(Capnobotryella)(0.91%)为优势属。针对叶表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悬摇法和超声波法均有较高的物种检出度;在叶表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超声波法优于悬摇法,但超声波法样品间数据变异性较大,测定结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鱼藤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210~245nm及290~305nm处具有吸收峰这一特性,提出了用紫外分光法测定鱼藤中异黄酮类总含量的方法.在300nm波长处,浓度低于6×2.618×10-3/mol·L-1时,测定了标准系列的吸光值,结果表明吸光值与浓度近乎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9977;标准系列吸光值准确性高;加样回收率达99%以上;测定样品时,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将微波加热干燥技术和滤纸水分蒸发强化技术应用于全乳固体的快速测定.比较了该方法与GB5409-85减重法的差异和对乳中热敏物质乳糖稳定性的影响及测定结果的差异。经t检验得出了两种方法对乳糖的含量变化的差异不显著,全乳固体含量的测定结果相同,将测定时间由240min缩短至37min,可以满足生产对全乳固体快速测定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7.
8.
Abstract— An objective method for measuring corneocyte numbers before and after antiseborrheic shampoo therapy was assessed in dogs. Corneocyt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skin regions on the dorsal trunk of nine colony-raised beagles with clinically normal skin. Forty-eight collection sit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 treatment with one of seven medicated shampoos or water alone; six additional sites served as non-treated controls. Corneocytes were collected immediately before the first treatment, and 14 and 28 days after initiation of therapy with a 0.1% Tween 80 surfactant and a quantitative cup-scrub technique. Pretreatment corneocyte cou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nine dogs nor among the randomly assigned treatment and control sites (3.55 · 104 cells.cm-2, SEM 0.17). Corneocyte counts increased in all treatment and control sites from days 0 to 14. Corneocyte counts were similar in the non-treated and water-treated sites from days 14 to 28. Corneocyte cou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the same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on days 0, 14 and 28, or when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on the same day. The corneocyte collection technique used in this study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ate of cell desquamation and cell surface cohesion in dogs.  相似文献   
9.
在精料用量相同、定量采食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粗料配合、不同加工方法对幼龄波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粗料为35%稻秆粉、15%砻糠的 号全混合颗粒料在本次试验中的效果最为突出。与粗料为青草的日粮1相比,试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48.4%(P<0.05)和27.9%,且每千克增重饲料费用降低41.5%;与粗料为稻秸散料的日粮2相比,试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53.3%(P<0.05)和26.9%,且每千克增重饲料费用降低30.9%。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梭状芽孢杆菌属的成员在自然界中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种类,当其进入到反刍动物体内时,常会引起肌肉和软组织感染、肠道疾病和神经中毒性疾病。梭状芽孢杆菌引起反刍动物发病的机理通常是间接地通过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毒素(毒蛋白质)来致病。本文从肌肉和软组织感染、肠道疾病以及神经中毒性感染三个方面探讨了引起感染的梭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