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链霉菌30702复合壳聚糖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病(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防控效果,为番木瓜环斑花叶病防治提供基础。以台农二号番木瓜为材料,壳聚糖设3个浓度1.0g/L、0.5g/L、0.25g/L;30702菌液2个浓度0 cfu/L和4.2×10 6cfu/L,互相组合为6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组,宁南霉素0.05 g/L为对照组,共8个处理;运用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相关酶活。1.0 g/L壳聚糖复合4.2×106 cfu/L链霉菌30702的防治效果为88.6(p<0.05),显著高于其他组;壳聚糖复合链霉菌30702组的防治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相较于单独使用壳聚糖组有显著提升。使用1.0 g/L壳聚糖复合4.2×106 cfu/L的30702对番木瓜防控PRSV的效果最好,防治指数达到88.6%。  相似文献   
2.
链霉菌NND-52菌株及其次生代谢物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从土壤中分离的NND-52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拮抗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吸水链霉菌。该菌表现了对水稻纹枯菌、小麦赤霉菌等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发酵上清液对稗草、马唐等杂草显示除草活性。上清液中活性成分经提纯结晶并经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检测及元素分析,证实其结构为除莠霉素A(herbimycinA)。NND-52菌株的菌丝体干粉添加于饲料中喂鸡,表现出抗鸡球虫并使鸡增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链霉菌FR-008产生一种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FR-008,对真菌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并对蚊子幼虫有高毒性(袁德军和周启,1990)。负责合成FR-008的基因簇被定位(Hu et al.,1994),有21个基因(共138kb,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310323)被确认参与了抗生素FR-008的生物合成以及调节和外运(Chen et al.,2003)。然而,在FR-008基因簇最左端fscO基因上游的基因是否与FR-008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为此,本研究对FR-008基因簇上游区域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链霉菌702所产抑真菌物质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链霉菌702所产的抑真菌物质纯品进行了极性试验和官能团反应。极性试验表明该物质属于中性的非水溶性Ⅰ型抗生素;在官能团反应中,Molisch反应和Hopkins—Col反应呈阳性,表明该物质含有糖基和色氨酸,为进一步对该抑菌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马铃薯疮痂病的生防菌。[方法]从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土壤中取样,经过稀释培养和二次划线纯化获得单克隆菌株,通过抑菌试验最终得到1株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抑制效果的细菌BU09,通过16S r D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细菌BU09属于普城沙雷氏菌,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试验结果为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在人们已广泛应用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改良链霉菌菌株,筛选新农用抗生素品种,提高农用抗生素的效价。对当前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方法。助溶剂的种类及助溶机理,重组菌株的主要筛选方法及利用生理生化特点标记菌株等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同时例举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农用抗生素筛选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产色链霉菌MY02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MY02为本实验室自蔬菜保护地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链霉菌菌株熏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较好,菌株MY02在菌丝培养液中的对数生长期为50~55h。培养基中加入0.5%~1%的甘氨酸可以提高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度,25%的蔗糖浓度即可保证形成一定量的菌丝,又可使菌丝的分散程度较好,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对数生长后期的菌丝体形成原生质体的速度与初期、静止期差别不显著。在35℃水浴条件下,菌株MY02最佳溶菌酶浓度为2mg·mL-1,形成每毫升超过107个原生质体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8.
对分离自海洋虾壳的一株拮抗链霉菌菌株F-1013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链霉菌F-1013的上述特征与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的高度一致.聚类分析表明,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9.93%,且二者于该序列中的120 bp-γ可变区序列完全相同.因此,可将链霉菌F-1013定名为玫瑰黄链霉菌F-1013(Streptomyces roseoflavusF-1013).  相似文献   
9.
水稻稻瘟病拮抗链霉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寻找对水稻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的链霉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土壤中筛选出4株对稻瘟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链霉菌St-10、St-85、St-107、St-120,通过测定拮抗带宽度并对拮抗菌株发酵液拮抗性的测定,最终得到1株高拮抗活性物质菌株St-10,抑菌率为52.0%。但试验分离到的菌株能否用于田间防治水稻稻瘟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南昌地区不同土质中采得约300份土样,用平板分离法筛选得到8株放线菌,经分类鉴定,其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与紫黑吸水链霉菌形似,命名为紫黑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niger-hygroscopticus。用其发酵液对果蔬病原真菌-青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番茄灰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ualis,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等进行拮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2株菌株的发酵液对青椒疫霉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