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林地征占用的趋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8—2002年度浙江省及华东监测区各省林地征占用调查结果,以面积审核率与森林植被恢复费落实率为指标,分析其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原因,研究提高林地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年限、不同植被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发现,刺槐、苜蓿、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线性相关;安塞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逐渐乔木化而增大;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坡面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布曲线类似于一个周期的"正弦曲线"或"反弦曲线",但植被生长较好的坡面例外;土壤有机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随纬度的北移而减小,其顺序为:富县>宜川>安塞>神木。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不同生长年限植被减水减沙效益整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恢复年限植被减水减沙效益变化特征,为黄土高原地区进一步合理配置林草措施和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共收集到18篇相关文献,运用整合分析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恢复年限增加对植被减水减沙效益的影响。[结果]4年生以上草地植被和5年生以上林灌植被可以发挥稳定的减水减沙效益,且减沙效益基本保持在80%左右。林地枯落物对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受不同恢复阶段限制因素的影响,林草植被减水减沙效益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栽植扰动阶段、水土保持阶段、水分限制阶段。  相似文献   
4.
颜衡祁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80-184
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演替初期(Ⅰ),演替中期(Ⅱ)和演替后期(Ⅲ)3个恢复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分析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1)从Ⅰ、Ⅱ到Ⅲ,植物地上生物总量与中旱生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中生植物生物量与旱生物植物生物量先升后降,呈现出“n”型变化规律(P<0.05);(2)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优势种群即狗尾草种群和须芒草种群的重要值显著下降(P<0.05);(3)Patrick丰富度指数(R)的大小顺序为:Ⅱ>Ⅰ>Ⅲ(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D)的大小顺序为:Ⅲ>Ⅰ>Ⅱ(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大小顺序为:Ⅰ>Ⅱ>Ⅲ (P<0.05)。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腐殖质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的分布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干筛法测定得到的R0.25在53.2%~71.3%之间,MWD在1.98~2.59之间,GMD在0.96~1.14之间,分形维数在2.70~2.83之间;湿筛法测定的R0.25、MWD、GMD均为天然草地最大,25年柠条、15年柠条次之,坡耕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腐殖质碳含量在0.53~2.67 g/kg之间变化,1~0.25 mm大小的团聚体腐殖质碳含量相对高于其他粒级团聚体.逐步回归表明,影响团聚体大小分布和水稳性的因素是1~0.25 mm大小的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对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揭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性质的变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退化机理。[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方法,分析草本(Ⅰ)、灌草(Ⅱ)、灌丛(Ⅲ)和乔灌群落(Ⅳ)阶段的0—10cm,1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变化。[结果](1)不同恢复阶段的Patrick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的大小顺序为:ⅢⅣⅡⅠ,Simpson指数(D)排序为:ⅠⅡⅣⅢ,Evenness指数(E)排序为:ⅣⅢⅡⅠ,各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2)随着植被恢复过程的进行,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硝态氮(NO-3—N)和有效磷(AP)含量明显上升,土壤容重(SBD)、pH值及根土比(R/S)逐渐减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SWC,R/S,SOM以及N,P养分等明显下降,而SBD和pH值逐渐增大;(3)随着恢复进行,脲酶(URE)、蛋白酶(PRO)、碱性磷酸酶(APE)、蔗糖酶(INV)、纤维素酶(CE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Ⅲ最高。除PPO和CAT外,其他土壤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加深显著减小。[结论]植被恢复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案例法等方法,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课程坚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研教结合特点,以专题形式进行组织;特别强调野外实习和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等,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土地复垦学"课程特色。其课程体系特点对我国"土地复垦学"及相关学科课程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闽东南坡地植被重建途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闽东南是福建省水土流失分布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水土流失严重。近10多年来,坡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应用试验研究及野外调查资料,对坡地植被重建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应用植物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不同植被覆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运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南小河沟流域不同植被覆盖土壤13种基本性质及土壤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草地土壤物理结构在三种植被恢复土壤中为最佳。不同植被恢复土壤养分含量在剖面中均具有不等的表聚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矿质氮、速效钾和CEC在剖面中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pH随土层加深而增加,而全磷则无太大规律。在相同土层,不同植被恢复土壤表现不一。51 a的油松林地0-105 cm土层土壤质量均有明显提高,51 a的刺槐林地0-45 cm土层土壤质量有所改善,而45-105 cm土层土壤质量则有所退化。  相似文献   
10.
低山丘陵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坡植被恢复是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对坡面植被恢复质量的评价尚没有统一、公认的指标体系.基于恢复生态学和美学的理念,在分析坡面植被功能的基础上,参考道路工程、植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景观学等理论.提出了绿期、盖度、多度、截流量、综合抗性、根系稳定效果、景观优美度、管理水平8个重要评价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计算办法.利用AHP评判矩阵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坡面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提出了建议的评价时间,得出了坡面植被恢复质量的评价值,确定了质量等级.结合2008年奥运公路--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南线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