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啶氧菌酯对辣椒炭疽病原(Coller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活性抑制效果和田间防效,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啶氧菌酯对辣椒炭疽病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大田药剂试验分别测定啶氧菌酯对辣椒炭疽病发病率的抑制作用及对辣椒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25%啶氧菌酯SC可显著抑制辣椒炭疽病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药后3、7和14 d对辣椒炭疽病的大田防效显著。对辣椒经济产量(辣椒红果)增加率最明显,红果干鲜重、产量增加率、单株红果干鲜重增加率,均为最高,对辣椒红果干鲜产量增加率幅度表现一致。建议在栽培管理应用中,在辣椒结果期的初期,喷施25%啶氧菌酯SC,预防辣椒炭疽病,且促进辣椒红果的转化,提高红果数。在结果期的中期,可再次喷施25%啶氧菌酯SC,提高辣椒红果的生物量,进一步提高辣椒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生长发育和免疫应答的影响,使用田间推荐浓度(113、150、225和281 mg/L)的啶氧菌酯连续饲喂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记录处理后工蜂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和羽化初生重,并测量幼虫体内发育相关基因、营养相关基因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存活率、蛹重和羽化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150、225和281 mg/L啶氧菌酯处理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化蛹率和蛹的羽化率均较对照显著下降。不同浓度啶氧菌酯均可诱导幼虫体内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基因、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基因、蜜蜂防卫素(defensin 1,Def1)基因和膜翅抗菌肽(hymenoptaecin,Hym)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且大部分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浓度啶氧菌酯均可显著抑制幼虫体内胰岛素样肽(insulin-like peptide 1,ILP1)基因的表达量;281 mg/L啶氧菌酯分别显著抑制和显著增加幼虫体内蜜蜂抗菌肽(apidaecin,Api)基因和蜂蛾抗菌肽(abaecin,Aba)基因的表达量,225 mg/L和281 mg/L啶氧菌酯可诱导幼虫体内ILP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显著抑制幼虫体内储存蛋白(hexamerin,Hex)基因Hex70b的表达量,其他浓度处理对幼虫体内ApiAbaILP2Hex70b无显著影响。表明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有慢性毒性,长时间暴露会扰乱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应答。在生产实践中应当考虑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天津主要蔬菜产区对新型杀菌剂啶氧菌酯在露地黄瓜上的残留状况进行研究,并对黄瓜个体的差异与农药残留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啶氧菌酯在黄瓜上的污染控制及其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建立了基于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法的黄瓜中啶氧菌酯残留量分析检测方法,在0.02 mg/kg、0.2 mg/kg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上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76.5%~93.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均符合我国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在对黄瓜中啶氧菌酯的残留状况进行研究时发现,施药后1 d内药剂消解迅速,之后消解速率逐渐趋缓,3 d时残留量已降至欧盟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05 mg/kg)以下。而在对黄瓜个体中啶氧菌酯残留量的差异进行研究时发现,平均残留量(0.639 mg/kg)大于残留量中值(0.508 mg/kg),黄瓜个体的质量与其中啶氧菌酯的残留量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风险,建立了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筛选获得了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个未使用过啶氧菌酯及QoI类药剂的地区采集并分离到45株辣椒炭疽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EC_(50)值介于1.404~16.650μg/mL,平均EC_(50)值为(6.783±3.499)μg/mL。啶氧菌酯与水杨肟酸(SHAM)共同处理时(SHAM的处理浓度为100μg/mL),EC_(50+S)为0.022~0.275μg/mL,平均(0.109±0.058)μg/mL,EC_(50+S)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EC_(50+S)平均值可作为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且水杨羟肟酸旁路氧化贡献值F(F=EC_(50)/EC_(50+S))最低为6.039,最高为301.441,平均78.026。室内诱导获得8株抗性突变体,其中低抗突变体6株,中抗突变体2株。中抗突变体无性繁殖10代,其抗性可稳定遗传。突变体产孢量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无药条件下,突变体致病力较敏感菌株有所降低。抗感菌株均以淀粉作为碳源、硝酸钾作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最适pH均为5和6;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表明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具有较高的适合度,对啶氧菌酯具有较高抗性风险,这一研究结论为指导生产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富集培养法筛选分离到1株能以啶氧菌酯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PID-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方法,并结合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PID-1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株PID-1降解啶氧菌酯的最佳条件为pH 7和35 ℃。在该降解条件下,培养5 d,菌株PID-1对100 mg·L-1啶氧菌酯的降解率可达83.54%。将啶氧菌酯经PID-1降解后的物质经质谱扫描,通过谱库检索,发现其降解中间产物包括1-(1,5-dimethylhexyl-)-4-methyl-benzene、2,5-bis (1,1-dimethylethyl)-phenol、butyl 2-methyoxyethyl ester、bis (tert-butyldimethylsilyl) ester、1-(3-n-propoxyphenyl)-2-propanone oxime和2-nitro-4-(trifluoromethyl) phenol。  相似文献   
6.
西瓜和土壤中啶氧菌酯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西瓜和土壤中啶氧菌酯残留检测方法。西瓜样品用乙腈提取,离心后用气相色谱ECD检测器检测。在添加0.05~1.0mg/kg水平时,啶氧菌酯在瓜瓤、全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3%~92.9%,91.2%~94.9%,85.4%~90.7%;RSD分别为6.6%~10.6%,7.1%~9.3%,7.3%~11.3%,检出限均为0.01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重现性好,完全能够满足西瓜和土壤中杀菌剂啶氧菌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黄瓜和土壤中啶氧菌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方法,对啶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啶氧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3.5×10-11g;在黄瓜和土壤基质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mg·kg-1。对黄瓜和土壤2种基质,设置了0.005、0.05、0.25 mg·kg-13个添加水平,每个添加水平设置5个重复,啶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68.61%~122.4%,变异系数为1.06%~17.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啶氧菌酯在天津地区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71d和12.9 d,在山东地区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70d和10.3 d,在江苏地区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76d和14.9 d。距最后一次施药5d时,啶氧菌酯在黄瓜中的最高残留量为0.014mg·kg-1,远低于欧盟规定的黄瓜中啶氧菌酯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1。  相似文献   
8.
土壤和水中啶氧菌酯的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啶氧菌酯在三种典型土壤(潮土、褐土和红壤土)和水中挥发性、光降解和淋溶性的研究,明确了其环境行为。啶氧菌酯在三种土壤表面和水中,24 h吸收液中未检测到挥发的啶氧菌酯;啶氧菌酯在三种土壤表面的光降解半衰期分别为潮土26.70h、褐土32.80 h和红壤土12.80 h,在水中的光解半衰期为3.20 h;啶氧菌酯在三种土壤中的迁移率分别为潮土0.083、褐土0.08、红壤土0.25。结果表明:啶氧菌酯在三种土壤和水中均难挥发,在土壤表面难光降解,而在水表面较易光降解;在潮土和褐土中移动性等级为不移动,而在红壤中移动性等级为不易移动。综上认为,啶氧菌酯在三种土壤中稳定性高、迁移率低,长期高频次施容易导致土壤中啶氧菌酯累积,而在水中易于降解,不容易累积。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行为,评估其可能存在的膳食风险。采用外标法定量,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7.7~13.9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在施药60天后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降解率大于99.6%。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35 mg,风险商值(RQ)为0.06,远远小于1,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柑橘沙皮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两年进行了新型复配药剂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对该药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25mg/kg对柑橘沙皮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8年药剂处理两次后对柑橘叶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