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7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后移栽棉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的小麦后移栽棉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棉株含氮量及叶片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8月19日外,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93~0.9881);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氮率和绝对含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不同器官间呈同步增减的趋势,因而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不大;提高氮素营养水平可显著增加小麦后移栽棉的叶片氨基酸总量和游离氨的含量(r=0.5316和0.5605),在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等7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5256~0.6074)。虽然施氮量越高,棉株的氮素代谢越旺盛,但小麦后移栽棉的适宜施氮量约为205kg/hm2。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指导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优质高产栽培,设7个处理,分别为:A1(施尿素,150 kg/hm2),A2(施尿素,300 kg/hm2),A3(施尿素,450 kg/hm2),B1(施碳铵,411.3 kg/hm2),B2(施碳铵,821.4 kg/hm2),B3(施碳铵,1 231.65 kg/hm2),CK(不施氮肥),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不同氮肥及施氮水平下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产气量以及干物质和有机物的体外消失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牧草间产气动力学参数差异显著(P<0.05),理论最大产气量、产气速率常数、产气延滞时间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以处理B1,B1,A3和B1最高,而以处理A1,A1,B2和B3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理论最大产气量与产气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有机物体外消失率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牧草中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产气速率与延滞时间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其他各参数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从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体外发酵的特性来看,施用碳铵要优于尿素,碳铵的施用量以411~821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条件下 ,全年氮肥两作 3次施用 (小麦基肥、追肥和花生基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2 52 % ,一作两次施用 (小麦基肥和追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7 0 1 % ,但前者土壤残留多 ,损失少 ,氮肥回收率为 69 2 4% ,较后者高 1 2 0 3个百分点。且前者有利于小麦、花生产量的形成 ,是小麦花生两熟制适宜的施肥方式。小麦当茬氮肥利用率为 1 6 80 %~ 3 5 63 %。夏直播花生当茬及前茬小麦基肥和追肥 (拔节期 )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 2 3 70 %、6 57%~ 7 70 %和 1 0 0 3 %~ 1 2 73 % ;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对氮肥利用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马蓝是一种常用的道地药材,地下根茎与根常作为生产板蓝根及制剂的原料,具有多种药效功能。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大多数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但当前就马蓝次生代谢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植物的次生代谢为出发点,结合马蓝目前已经报道的药效成分研究现状,着重从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3种次生代谢产物对马蓝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进行阐述,旨在为马蓝药效成分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展马蓝种质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化肥减量对春小麦的影响,为新疆塔额盆地春小麦化肥减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小麦品种宁春16号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其中1个空白对照A(N0P0K0)1个农户处理E(N240P105K37.5)和3个对氮肥、磷肥的减量处理B(N120P52.5K37.5)、C(N120P105K37.5)、D(N240P52.5K37.5)的田间试验,对照处理为A、农户E处理,分析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不同化肥减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处理C施肥量下,在开花期LAI达到7.14,显著高于对照A、E处理,花前转运量、转运率及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在C处理达到最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达到75.29%。处理C比其它处理提高了5%~24%;氮肥减少50%、磷肥不变C处理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 964.84 kg/hm2,较对照显著提高,比其他减肥模式产量提高了4.52%~24.09%。【结论】小麦处理C模式下表现最优,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减量施氮可以获得高产;C(N120P105K37.5)处理的化肥减量模式更适合新疆种植春小麦。  相似文献   
6.
池塘淤泥中细菌对含氮物质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精养鱼池表层淤泥中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含氮物质转化率的测定,定量了解了上述细菌的氨化率、亚硝化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结果表明:淤泥中细菌的氨化率、亚硝化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淤泥中有机物的含量、细菌数量和种群组成、淤泥的理化性质及水质情况的影响。建议生产上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改善鱼池环境条件以提高池塘淤泥中细菌对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矿化速率,促进池塘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框栽的培养方法,设置同一氮肥水平,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对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基肥的施用可以降低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固氮酶活性峰期后移,延缓后期大豆根系及根瘤的衰退,促进生长后期养分积累及干物质积累,促进成荚、鼓粒,产量比一次性施肥有所提高。鼓粒初期追施氮肥较一次性施用氮肥产量提高3.33%,在花期和鼓粒期追肥及荚期追肥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水分和氮肥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综合影响,通过设置40 mm(W1)和60 mm(W2)两个灌水水平下不施氮肥(N0)、施用氮肥(U)、氮肥+硝化抑制剂(U+DCD)、氮肥+脲酶抑制剂(U+NBPT)、氮肥+双效抑制剂(U+N+D)5种氮肥施用措施,开展夏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施用氮肥处理,氮肥配施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为5.92%~13.82%、5.85%~18.07%、11.12%~24.30%、12.35%~41.83%和5.93%~13.80%,其中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效果较优;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和双效抑制剂可以降低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前者效果最优。相比于W1,W2水平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处理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54%、15.51%、19.40%、20.31%和27.36%;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硝态氮残留量分别降低11.33%和48.46%。综合考虑夏玉米施肥灌水方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植株生长,构建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得到最优处理为灌水量60 mm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The endemic, anadromous cyprinidChalcalburnus tarichi is the only fish species known to occur in alkaline Lake Van (Eastern Anatolia, Turkey). EightC. tarichi were maintained individually in Lake Van water (17 – 19°C; pH 9.8; 153 mEq·I–1 total alkalinity; 22 total salinity) and tank water samples analyzed for 24 h in 2 to 4 h intervals. At zero time, < 1µM ammonia was present and urea was undetectable in the tank water; at 24 h, total ammonia and urea made up 114±32 and 35±25µM, respectively. Over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ammonia-N and urea-N excretion averaged 1041±494 and 607±169moles·kg–1 fish·h–1, respectively. The extent of urea excretion was highly variable between specimens. Uric acid excretion was not detectable.Urea was present at high concentrations in all tissues and plasma (25 – 35moles·g–1·ml–1) of freshly caughtC. tarichi; total ammonia content of the tissues was by a factor of 1.9 (liver) to 3.0 (brain) lower. High arginase activity (2.4±0.2 U·min–1·g–1) was detected in the liver ofC. tarichi but ornithine carbamoylphosphate transferase, a key enzyme of the ornithine-urea-cycle, was absent. Ureagenesis is likely through degradation of arginine and/or uricolysis. High glutamine synthetase activity (11±0.6 U·min–1·g–1) and low ammonia content in brain suggest that, like other teleosts,C. tarichi has an efficient ammonia detoxification in the brain, but in no other tissue.Nitrogenous waste excretion at alkaline pH is discussed. The ability ofC. tarichi to excrete high levels of ammonia at extremely alkaline pH is unique among teleosts studied so far. The mechanism of ammonia excretion under Lake Van conditions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10.
玉米对氮肥的吸收数量,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是不相同的。只有适时、适量地施肥,不断满足植株对肥料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和施肥经济效益。经研究确定,河西灌区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施氮可遵循以下原则: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55%,或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