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265篇
基础科学   292篇
  478篇
综合类   1243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23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支撑,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全球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及态势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检索策略,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文献发表量、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机构、期刊及发文量较高的作者H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8年植物科学领域的文章发表量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整体势头。美国和中国是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文献量和总被引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美国及欧洲国家的篇均被引数量高于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科研机构在发文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的文章篇均被引数量高,达到10以上。对2016—2018年的高被引文献(Top10)进行内容分析,并通过高频词共现主题聚类可视化分析。从论文影响力及主题词规模2个维度表征领域内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是近年来植物科学的高关注度研究方向,主题内容与前期的需求调研相符,初步预测这些研究方向将对农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96-140牛角辣椒及96-140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6-140YBM)生物学特性、生长动态、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测定,试验收结果表明96-140辣椒黄绿苗突变体不仅在生长势,叶片、株重、单果重等方面强于96-140,而且在抗疫病方面明显强于96-140牛角辣椒。96-140YBM性状遗传稳定,苗期遗传标记性状明显,在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集散地,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载体形式、检索方式及用户群体的变化,使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摆脱困境,抓住机遇,提供优质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应面对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试析我国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竞争情报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概括了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现状并予以分析,同时对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棉花秸秆机械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新平 《农机化研究》2002,(4):26-28,63
针对新疆地区棉花秸秆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了棉花秸秆机械技术研究及棉花秸秆机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了棉花秸秆机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新的投资准则有关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实施,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不良影响。如容易偏离历史成本,计提依据不易掌握,新旧概念易于混淆,国家税易于流失,影响会计核算工作及时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等等。就这些不良影响及其防范,提出了几种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河东地区主秋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甘肃省河东地区55个站30a的主秋期降水量资料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异常类型;以平凉站为例分析了主秋期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周期性;将河东地区主秋期降水量分为8个气候片。分析表明,河东地区主秋期雨量变化规律较为一致,空间分布不均,具有南多北少和东西多中间少的特点;多雨中心和少雨中心的多年平均值相差近200mm;主秋期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或涝,并有9a左右的周期;20世纪40、60年代为相对多雨期,50、90年代为相对少雨期,70、80年代与平均值持平。  相似文献   
8.
Laboratory and greenhou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 and the debris of Mile-a-Minute ( Mikania micrantha H.B.K.) on the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four test species, viz. tomato (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Chinese cabbage ( Brassica chinensis L.), corn ( Zea mays L.) and long bean ( Vigna sesquipedalis L.). Germination percentage, radicle length and fresh weight of two crops, Chinese cabbage and tomato,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when plants were exposed to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12.5, 25, 37.5 and 50 g L−1) of aqueous extract of Mikania , but did not affect those of corn and long bean seedlings. The emergence of tomato and Chinese cabbage was greatly reduced when Mikania debris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irrespective of the amount of debris and the decomposition period. In contrast, the emergence of corn and long bean seedlings was not affected.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NPK 15 : 15 : 15) enhanced the fresh weight of all seedlings test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not supplied with the fertilizer. Four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leaf extract of Mikania , viz. caffeic acid, p -hydroxybenzaldehyde, resorcinol and vanillic acid.  相似文献   
9.
1. In commercial layer breeding, extensive gene pools are tested and selected for market requirements which must be anticipated at least 5 years ahead. Field results confirm a continuous positive genetic trend in egg output and better feed efficiency which can be converted into land savings.

2. Animal welfare and cage-free housing dominate future needs of the market. Nesting behaviour and minimal tendency to develop feather-pecking or cannibalism without beak treatment are key trait complexes. Stronger shells for longer production cycles without moulting have to be combined with better bones.

3. No single big gene effect can be expected to control the multifactorial problem of feather-pecking. Adjusting the shape of the beak, with a heritability of .10–.25, can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risk of severe cannibalism.

4. For better skeletal integrity, the assessment of bone quality in pedigree birds housed in enriched cages is done by keel bone palpation or 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the humerus. Both traits show similar heritabilities in the range of .15–.30 and can be included in a balanced selection approach for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welfare traits.

5. The 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genome-wide DNA marker analysis is a promising tool to generate more progress for a balanced performance and behaviour profile.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区高寒草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连云 《草业科学》2018,35(1):46-53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16年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牧草生育期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的年、季变化特征以及牧草生长季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原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增加趋势,春季除40-50 cm土层外,其他各层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气候变化,牧草抽穗、开花、成熟和枯黄期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牧草抽穗期、枯黄和全生育期的土壤湿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