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128篇
  329篇
综合类   603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过去的区域化散养已经基本不存在,养殖结构逐渐向集约化、一体化、规模化过渡,养殖规模也逐渐增大。养殖副产品肉、蛋、奶等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养殖中产生的尿液、粪污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为促进规模化养殖实现绿色健康发展,该文分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大尺度水文条件变化对建筑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大尺度水文条件变化对建筑物维护、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等建筑环境的影响。依据不同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建筑物设计、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北方海水鱼虾蟹类育苗增添一种新的生物活饵料,利用循环水培养装置研究了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在稀释海水(盐度为18~20)中规模化培养的技术工艺参数,即起始放养密度、充纯氧和日采收率。结果表明:起始放养密度对西藏拟溞种群增长和日产量影响显著(P0.05),不同起始放养密度(200、550、900、1250 ind./L)培养试验中,放养密度为1250ind./L时,培养第33天时种群密度达最高,为(9500±550.73)ind./L,平均日产量为(125.00±8.35)g/(m3·d);充纯氧与充空气相比较,充纯氧能显著提高种群密度和日产量(P0.05),当放养密度为1250 ind./L、充纯氧时,西藏拟溞种群密度最高达(11 600±560.45)ind./L,平均日产量为(156.82±8.49)g/(m3·d);日采收率对西藏拟溞的种群增长和日产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日采收率为20%时最佳,放养密度为1250ind./L、日采收率为20%时,西藏拟溞种群密度最高为(12 900±995.04)ind./L,平均日产量为(176.52±15.08)g/(m3·d)。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松茸多糖对有氧运动所产生的一系列良好效果,进行松茸多糖对运动员疲劳恢复的相关研究,松茸多糖主要涉及到运动员运动过程当中,其机体所产生的血清尿素(BU)含量、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松茸多糖能够对此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有效抑制运动过后所产生的骨骼肌损伤,增强运动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恢复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With the startup and execution of new socialistic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transition from castoff to resource is strengthened in the countryside,aiming at neat appearance of the countryside,clean production and saving energy.People produce biogas and provide the countryside with new energy by means of turning livestock's dejection into resources,composting of the plant and animal's leavings in the courtyard and even in the factory.It is helpful for the countryside to conserve t...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科研院所大型仪器的利用率、降低科研成本,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为研发对象,研发了大型仪器管理系统,重点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Semen collection ha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initial bacterial load in boar ejaculates and extended semen.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an adjusted penis fixation in a semi-automatic collection system on reducing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ejaculates in two-boar studs with different scenarios. Historically, stud A had low levels of bacterial load in raw semen, while stud B had a high level of contamination. A total of 56 mature boars had their semen collected using two methods of penis fixation: (a) Traditional: The penis was fixed directly with the artificial cervix and transferred to the adjustable clamp; (b) Adjusted: The fix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one gloved-hand, and after exteriorization, the penis was gripped using the artificial cervix with the other gloved-hand and transferred to the adjustable clamp. The bacterial load (p = .0045) and the occurrence of ejaculates >231 CFU/ml (p = .0101) were reduced in the Adjusted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Bacterial load was reduced when using the Adjusted method in stud B (p = .0011), which showed a greater occurrence of critical factors for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p ≤ .0034). The Adjusted method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ejaculates >231 CFU/ml when the preputial ostium was dirty (p = .016) and the duration of semen collection was >7 min (p = .022)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n conclusion, the Adjusted penis fixation was efficient in reducing bacterial load of ejaculates, mainly in boar stud B, which had high contamination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奶牛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奶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疆“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笔者所在团队对新疆8 个地州、35 个县、85 家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实地查看走访、数据采集,重点对牛群结构及生产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奶牛场的牛群结构都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影响了奶牛场的经营效益与长期发展。本文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引起奶牛场经营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规模的壮大,规模化奶牛场数量持续增加,但奶牛场粪污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危害性,然后从雨污分离、固液分离和干清粪工艺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式进行概述,最后从厌气(厌氧)发酵获得沼气、微生物发酵用作饲料和生产生物有机肥三种不同模式介绍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循环利用操作,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利用了固液分离技术,对奶牛场内环境治理,尤其是圈舍内的清粪环节进行减量化改进。从技术角度上优化畜舍内的环境质量,从而弥补国内外现有畜禽养殖业中粪污治理模式中的弱项。本文以天津和润畜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规模化奶牛场为试验点,对其产生的粪污进行技术化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粪便经发酵、晾晒后可作为奶牛的卧床垫料而重复利用。污水经稀释匀浆后储存于贮水池,在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后,每天的产污水量下降了22%,粪污总量约下降21%。通过技术改进,固液分离处理后的粪污中,总悬浮颗粒物占比降低,污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降低60%以上,水质得到提升。固液分离技术可为规模化养殖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处理粪污、降低污染物含量的产业化排污模式,使规模化养殖产品更加安全健康,同时也可以使人民的日常饮食得到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