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45篇
  17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糯玉米的成熟胚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糯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作离体培养,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硝酸银及有机物等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愈伤继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阶段,N6+6-BA 0.2mg/L+2,4-D 2mg/L的培养基诱导率最高,愈伤质量好;在继代培养阶段,MS+6-BA 0.2mg/L+2,4-D 2mg/L +AgNO310mg/L或CW (Coconut Water) 10%的培养基可改善胚性愈伤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蕉未成熟雄花接种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4~5个月后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可在继代培养基上长期增殖。这些继代培养了6年多的松软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0.2 mg/L 6-BA的分化培养基中,可诱导出芽,得到了53株再生植株,这些再生植株可进一步扩大繁殖。组织学切片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维持了胚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外源lea3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瑛  朱宝成  孙毅  张琳宇  罗建平 《核农学报》2007,21(3):249-252,260
将来源于大麦的lea3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紫花苜蓿栽培品种“中苜一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过膦丝菌素类除草剂(PPT)的4次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后共获得21株抗性再生植株。经叶片涂抹除草剂试验和lea3基因的PCR分子检测证明,lea3基因已整合到紫花苜蓿的基因组中。与对照植株相比,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显著增强的耐盐能力,表明遗传转化lea3基因可用于苜蓿抗旱耐盐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两种常用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生长 ,而浓度低于 5 0 0mg L的羧苄青霉素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两种抗生素对愈伤组织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但羧苄青霉素的抑制作用要比头孢霉素小。因此 ,在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中 ,抑菌剂以选用羧苄青霉素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高效的朱顶红植株再生和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开展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对2,4-D和噻苯隆(TDZ)浓度、外植体发育时期及大小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将切片厚度为1 mm的幼嫩花梗外植体置于添加0.5 mg ? L-1 TDZ 和2.0 mg ? L-1 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8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5.3%。将胚性愈伤组织转移至相同的培养基上,每月继代1次,平均每月增殖10.6倍。在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率达98.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可再生出12.3个小植株。经过36次(3年)继代培养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和植株再生效率没有显著变化。幼苗移栽至温室驯化,成活率达97.5%。再生植株移栽到田间,没有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异。对随机选择的再生植株和母株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扩增分析,证实再生植株没有发生DNA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7.
以79106、金早6号、中花9号和南粳35等4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继代培养对胚性细胞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变异及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d继代培养后,胚性细胞染色体变异频率明显高于未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的再生植株农艺性状变异范围明显增大,但以继代培养天数不超过60 d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较之其它处理不仅有较丰富的变异类型,而且有足够大的群体供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冬性小黑麦的花药培养效率,以5个冬性小黑麦杂交组合的F1为材料,分别接种到四种培养基上,研究了冬性小黑麦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培养基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差异和培养基差异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对花药的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也有显著影响。对冬H329转分化后的愈伤组织进行了4℃的低温处理,不同的处理时间对绿苗分化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处理96 h绿苗分化率最高达22.22%。  相似文献   
9.
提高水稻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再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 4个来源不同的粳稻品种为材料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相组合 ,对影响水稻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及愈伤组织质量的基础 ;不同的激素处理 ,对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又因品种的基因型和所选择培养基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差异 ,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将经不同处理所获得的 4个品种的高质量的愈伤组织转到高浓度琼脂粉固化的分化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分化率均在 80 %以上 ,经多效唑 (MET)处理后每块愈伤组织可获再生植株数达 5株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刺槐未成熟合子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刺槐不同胚龄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采用混合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幼胚胚龄和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对刺槐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分化、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8周(55天左右)是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取材时期;MS+2,4-D 5.0 mg·L-1 +BA0.5 mg·L-1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出愈率最高为95.42%±0.02%;MS +NAA0.5 mg·L-1 +BA0.5 mg·L-1+谷氨酰胺250 mg·L-1+水解酪蛋白500 mg·L-1是体细胞胚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直接体细胞胚发生率最高为92.40%±0.12%,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的频率最高为90.73% ±0.49%.一旦形成球形胚,将培养物转接到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体细胞胚经成熟萌发可进一步形成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