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52篇
  254篇
综合类   59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绍兴市农业生态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基于3S技术的农业生态监测和基于自动气象站、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短信息技术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绍兴市耕地被侵占面积,分析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覆盖等农业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实现监测和预警,从而为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自然灾害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西北开发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汉武帝一朝,西北开发功勋卓著。在西汉时期大规模开发西北的决策过程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因素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自然灾害对西北开发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西汉时期严峻的灾害形势对关中和山东农区造成了重大破坏作用,国家粮食安全岌岌可危。出于化解灾害风险的现实需要,西汉王朝不得不以战争的手段解决北部匈奴问题,依靠农业生产扩大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移民实边。经过两百年的刻苦经营,西汉时期终于奠定了西北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关中、河套、河西、河湟主要农业生产区全面形成,中国传统农业阶段第一个人口高峰出现并维持了一千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近50 a干旱灾情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利用甘肃省近50a的旱灾统计资料,分析旱灾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揭示重大旱灾的基本事实,总结出甘肃旱灾的基本特征,提出旱灾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研究了防旱减灾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其中重点提出了临时抗旱措施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可供今后计算抗旱效益时应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 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 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 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 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 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梅雨季节阴雨时间长、降水量大而集中常常引发涝灾和造成棉花渍害的现象,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棉花防涝防渍及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与要求,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棉农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植棉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业生产是一项非常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工作。特别容易受到季节、地域和水土 的影响。气象灾害是决定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地方,冬天容易出现温度很低的情况。由于 温度的高低是不可控的,所以有许多农作物会被冻伤,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的情况。气象局要根据 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综合干旱类型,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出发,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干旱灾害风险变化。结果表明,长清区干旱危险性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干旱灾害孕灾体敏感性总体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干旱灾害易损性分布基本以行政区为单位,高易损性分布在除平安街道办事处外的西部地区;干旱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干旱综合风险性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灾害,分析其成灾原因及发生规律。从改变水量分配时间格局的角度,分析入湖水量季节调控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方案。具体为通过人工引、蓄水设施将秋、冬季入湖地表径流蓄积起来,在春季大风、沙尘多发季节注入湖中,减少此时沙尘天气的发生。确定春季所需补充的水量,先以湖区地形图为基础建立湖区数字高程矩阵,然后回归计算湖面面积与湖水体积对应函数,此时根据实测的当年春季湖面面积即可算出达到预定湖面面积所需水量。按照此方案修建人工引、蓄水设施并实施调控后,既可以治理流域沙尘天气,又可最大限度节省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南省历史干旱灾害统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旱灾变化特点,从气候背景角度对河南旱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局部旱灾几乎年年出现,大范围、全省性的大旱也时有发生,同时旱灾也具有明显的年代变化特征;(2)年内降水分配不均,无降水日数多是造成河南干旱频发的成因之一;(3)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表明,冷、暖空气均偏弱,导致冷、暖空气无法在黄淮流域交汇,也是造成河南省干旱频发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