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PSR-CPM模型的市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PSR模型为基础,构建目标层、准则、因素层和指标层4级评价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CPM)对2005—2014年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8年,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达到临界安全状态;2008—2009年,土地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降低到较不安全水平;2009—2013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并稳定在较安全水平;2013—2014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略有下降趋势,再次降低到较不安全状态。2005—2008年的变化主要是晋城市开展造林工程和产业结构改革的结果;2008—2009年的变化主要是受经济危机和旱灾的影响;2009—2013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经济、粮食产量的恢复和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3—2014年的变化主要是经济发展减缓和人口增长所造成的。针对主要限制因素,晋城市今后应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转型,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和增加农业灌溉设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域,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江苏省2004-2014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进一步探索制约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因素。研究表明:(1) 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波动中逐步提高,承载力水平从2004年的0.829 0上升到2014年的0.967 8,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由较弱承载力等级(Ⅱ)提高到较高承载力等级(Ⅳ);(2) 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承载力呈稳定上升趋势,承载力水平由2004年的0.682 7上升到2014年的0.993 1,而资源环境复合系统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承载力指数变化于0.687 3~0.936 6,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整体提高;(3) 经济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是制约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耕地面积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以上研究可为促进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与项目区选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基于GIS和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统筹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从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冷热点分析遴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果表明,研究区较为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建设区、重点建设区、全面整治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的面积分别为27 004.83、17 040.40、4 361.16、5 761.55 hm2。其中优先建设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区以整治项目为依托提升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整治建设区以优化耕地布局和提升潜力为主,不宜建设区应注重修复提升地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通过冷热点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的联系模式,实现了快速识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合研究区实际遴选了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同时,基于障碍度模型诊断识别各项目区的主要障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各项目区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4.
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及障碍因素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其集约利用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态等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模型和熵权系数法定量分析1996—2008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状况,并诊断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1996—2008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受自然灾害影响,2002—2004年出现小幅波动;(2)1996—2008年河南省耕地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果、持续状态等均总体呈增加态势;(3)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地均农电投入、地均农机动力、地均利润、城镇化水平等,因而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积极性,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采用突变级数法分别从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资质结构人员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个方面构建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且准确.  相似文献   
6.
南方桉树人212林雨雪冰冻经济损失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雨雪冰冻灾害未满5年轮伐期的4类重灾林分开展经济损失评估.结果表明:在萌蘖经营前,不同重灾林分的经营成本与产量均有所差异,只有4年生的重灾林分木材利润为正值,其平均净收入和平均利润分别为16 907.20元·hm-2和2 480.85元·hm-2;其余类型的重灾林分因为经营期较短,木材产量较低不足以完全抵销经营期内的成本.在萌蘖经营中,亦只有4年生重灾林分的收益高于未受灾林分(CK),其平均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产出投入比(B/C)分别达18 114.00元·hm-2、57.95%和3.52,比最低分别高98.56%,39.21%和65.79%.不同类型萌蘖经营的NFV和IRR与木材价格和木材产量成正比,而与经营成本和贴现率成反比,IRR不随贴现率的变化而变动.本文还就如何提高灾后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商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依据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为例对其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对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提高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模型构造的方法是以Logistic方程描述生长量 ,假设采伐量为常量且等于生长量时 ,推导出折迭突变模型 .此模型有助于管理层制定管理决策 ,防止森林消亡 .该文又通过曲线采伐模型及Logistic生长模型推导出尖角突变模型 ,这个模型给出了采伐将导致突变发生的敏感区域 ,而且通过模型的滞后性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森林一旦遭受破坏 ,再想恢复需入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几何突变的人口半群的单调性和FRR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几何突变人口半群的单调性和FRR性质.证明了q-矩阵Q在l∞生成正的压缩半群;在c0空间上生成连续压缩半群;最小Q-函数P(t)是FRR的,并且给出了其为随机单调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研究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多目标评价问题。【方法】运用突变级数法,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按照突变理论的要求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从保水保土的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16项评价指标,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安家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有2个明显的增长期,2000年以后发展平稳,该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状态。【结论】安家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突变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与实地调研结果相符。实例评价结果表明,突变级数法是合理、客观而可行的,其为解决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多目标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