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 kg/hm~2 P2O5、180 kg/hm~2K2O和3 kg/hm~2持力硼基础上,利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棉花中高产量水平下的合理施氮量为280 kg/hm~2。在不明显减产的条件下,从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尽量降低氮肥投入的角度,可以将氮肥用量降低到240kg/hm~2左右,在此施氮水平下仍然可能通过改进田间管理措施获得高产。因此,江汉平原棉花氮肥减量空间为20~60 kg/hm~2。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下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还田有机物在地膜覆盖下的分解略高于露地栽培,腐殖化系数为0.17~0.41,土壤有机质的年亩矿化量为92~164kg.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高于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尤其是未经分解的有机物,适量配施化肥,明显优于等氮量的腐熟有机肥.为此,要重新组合农业措施.以调整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组织培养后移栽于大田的地苍无性系苗茎段为试材,对地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扦插育苗时选择使用50mg/L浓度的ATP生根粉处理穗条,较为经济有效;容器育苗时选择“80%田土+10%细河沙+10%东北泥炭土”作为栽培基质,其容器苗生长较好,满盆率较高;地苍作为边坡绿化材料时宜应用于光照条件良好的缓坡;作为花坛营造材料时不宜散铺,满铺或模拟自然群落铺种效果较好,以模拟自然群落铺种效果最好;作为盆栽材料时单株盆栽的成活率、成苗率和满盆率、缀花数等均明显小于3株盆栽的。  相似文献   
4.
硝化抑制剂对小白菜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用硝化抑制剂可有效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土地精和双氰胺可提高小白菜的经济产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降低硝酸盐含量,并对栽培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硝化抑制剂对小白菜的硝酸盐积累抑制作用为DMPP双氰胺土地精,3种硝化抑制剂在经济产量方面表现为DMPPDCDTC,比对照分别提高产量19.32%、14.83%、9.46%。对叶茎鲜重比的影响结果为DCD(84.7%)DMPP(84.4%)TC(83.8%)CK(78.1%)。通过对栽培土壤的研究发现硝化抑制剂能显著改良土壤的盐渍化,降低小白菜生长过程中土壤盐离子的含量,提高铵离子在土壤中的含量,抑制土壤耕层硝酸盐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耕作侵蚀研究项目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而农耕地则是全球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农地上存在的水力等侵蚀早已被研究者认识到,并且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农地上存在的另一种侵蚀,也是从根本上导致农地土壤退化及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侵蚀,却在以往的土壤侵蚀研究中被大大地忽视,这就是耕作侵蚀。   耕作侵蚀是土壤物质在耕作机具的作用下发生分散、搬运、沉积的过程。在耕作侵蚀过程中,土壤物质主要在农地内发生再分布,在坡地上,这种再分布则主要表现为坡面土壤的从上向下运动。   耕作侵蚀作为一种新近认识到的重要侵蚀过程,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耕作侵蚀研究也已在各大洲迅速开展起来。1997年起,欧共体将耕作侵蚀列为大型研究项目,组织了7个国家的科学家协作攻关,研究范围包括到全部欧共体国家;1997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Toronto)举行了第1次耕作侵蚀国际会议;1999年4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举行了第2次耕作侵蚀国际会议;2001年8月将在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再次举行关于耕作侵蚀影响的重要国际会议。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耕种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坡耕地面积大,尤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坡耕地普遍较短,较陡,较崎岖,且各地的耕作机具与耕作方式差异较大,因此,耕作侵蚀是在我国广泛存在、形式多样的一种重要类型的土壤侵蚀。为了认识我国坡耕地的耕作侵蚀规律,进而发展科学的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我们从1999年开始,在我国黄土高原开展了耕作侵蚀研究。   我们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评价”(1999—2001)、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课题“耕作侵蚀过程与模拟”(1999—)及陕西省人事厅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农地耕作侵蚀研究”(2000—2002)的资助下,通过前两年的研究,已获得了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过程中的土壤再分布规律、黄土地区耕作侵蚀模型,黄土地区耕作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黄土地区耕作侵蚀在总土壤侵蚀中的重要性及其空间变化规律。目前,我们正在对该地区耕作侵蚀其它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各个项目进展顺利。 (王占礼,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相似文献   
6.
几种有机肥在有机桃树(拂晓)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桃在中国栽培历史长,分布区域广,其中以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河南省等地栽培较多。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汁多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每100 g果肉含糖7~5 g,有机酸0.2~1.9 g,蛋白质0.4~1.8 g,脂肪0.1~1.5 g,维生素C 31.0 mg,维生素B 20.2 mg。随着农  相似文献   
7.
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宜,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  相似文献   
8.
从野生动物产业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健康的野生动物产业发展和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说明了野生动物产业促进野生动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指出其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由此对野外资源的管理造成的压力。结合依法管理,分析说明了我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明显不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修改,增设野生动物产业相关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贵州省花江峡谷区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等级样地代表性土壤活性有机碳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轻组有机碳(LFOC)、可矿化碳(MC)、微生物商(qSMBC)呈下降趋势,微生物呼吸商(qCO2)呈上升趋势,与石漠化过程有一致性,能较好体现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退化的本质.开垦序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和土壤微生物碳库的下降速率大于樵采序列,使得开垦序列土壤即使在高的生物归还量下,形成土壤有机碳的比例相对较小.土壤SMBC,LFOC,MC,易氧化有机碳(LOC),qSMBC,qCO2等生物学性质除了与人为干扰方式有关外,还与植被生物量有关,可以体现土壤质量发展的方向,是石漠化过程土壤退化及恢复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申秀英 《油气储运》1998,17(10):7-9
在油田集输和原油处理过程中,联合使用破乳剂和缓蚀剂既可对原油进行化学处理,又可实现管道系统的防腐。介绍了濮城油田为了降低集输管道内腐蚀速度及原油处理成本,将大罐加药改为端点计量站加药的集输工艺。该工艺的实施使油井产出的液体来不及乳化就与药液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破乳效果,同时管道的缓蚀率提高了60%以上。端点加药工艺简化了联合站流程,节约了处理设备及大量的能源,既实现了节能降耗又利于系统防腐,使整个集输系统的运行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