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5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林业   473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127篇
  1524篇
综合类   1662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16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3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UMMAR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warf ayu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ltivelis in the pelagic waters of Lake Biwa was evaluated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1995–97 from eight acoustic surveys using a quantitative echosounder. In each survey, echoes from a depth range of 3 m to the sea bottom were collected at a station every 2.7 s for 24 h together with measurements of vertical profiles of water temperature and chlorophyll-a. The ayu's echo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an underwater video camera. The ayu were observed near the maximum chlorophyll-a depth and above the thermocline. Their density was highest at depths of 4–11 m with 2–4 individuals/m 3 and was almost zero below 20 m. Echo signs were recorded as having a frequent duration of more than 1 h at night, whereas were of a shorter duration in the day. The fish stay in the epilimnion during the day without any clear vertical migration, but are distributed more uniformly at night. The advantages of remaining in the epilimn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food availability and predator avoidance.  相似文献   
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CB pollutionof the South-Western branch of Lake Como by using thezebra mussel (Dreissena polymorpha) as abioindicator since its recent reintroduction. Someenviron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influencingaccumulation processes of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inDreissena were investigated because climaticfactors may affect life cycle, reproductive stage andage. PCB levels were highest in the soft tissues ofDreissena close to the industrialized area ofComo (2298 ng g-1 of lipids) and slowly decrease goingnorth, reaching approximately half this value at theclosing section of the lake branch. Nonetheless, thePCB concentrations are well below the dangerous levelsfor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3.
根据2603a有史记载以来黄河河道变迁和春秋以来东平湖演变历史,本文提出我国中央山系东段碰撞和松弛导致的地势上升和下降是影响黄河河道变迁和东平湖演变的重要因素。山系碰撞上升造成黄河河道向北西迁移,东平湖湿地北漫;山系松弛下降导致黄河河道向东南迁移,东平湖南泛。  相似文献   
4.
以塘坝为中心建设立体型综合开发小区于明(黑龙江省青冈县水土保持办公室,151606)塘坝是我国水利水保建设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它不仅可防洪蓄水,防治水土流失,同时对解决农田抗旱灌溉、养鱼等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搞好以塘坝建设为中心的小流域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5.
新疆水土保持情况调查郭廷辅,佟伟力(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北京100761)我们于1994年8月11日至26日对新疆伊犁、和田、喀什、吐鲁番、昌吉、乌鲁木齐等6个地区(州、市)的11个县(市)、两个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和开展治理工作做了典型调查。同时,也对...  相似文献   
6.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小流域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高投入、低效益问题,提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治理成果,优化组合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努力发展商品生产,提高小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结合各地实践,总结出基本农田的集约经营、水保林的经营增值、水保草的养畜转化、非生产地的开发利用、转化产品的加工增值和疏通流通渠道六条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丁玉华 《野生动物》2006,27(6):30-31
苏州西山太湖麋鹿园的麋鹿一雌同时哺乳三仔的行为,仔鹿共表现出四种吮乳模式: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左侧吮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右侧吮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左右侧各一头吮乳;三仔鹿分别立于哺乳雌鹿的后侧、左侧和胸腹下方吮乳。太湖麋鹿一雌哺乳三仔的特殊行为的表现,既取决于鹿群的生活空间和鹿群的密度,又与哺乳雌鹿摄入的饲料质量相关联,同时也与仔鹿一时饥饿而又无法寻找到自己的母亲哺乳有关。  相似文献   
8.
浙江淳安新安江开发公司封山育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所属16个国营林场22475.53hm~3荒山迹地,封山育林30年,现有天然次生林总蓄积量135万m~3,年总生长率8.07%,活立木直接经济价值2.25亿元。到1987年止公司已获中间利用净收入2135万元。近20年累计天然次生林比无林地多涵蓄水10亿m~3,每年进入水库的泥沙量减少80%,对调节水库水源、延长发电年限、纯洁水质都起到良好作用。公司长期实施的5项管护技术,把封山育林提高到科学经营水平,在千岛湖区成功地建立了森林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9.
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首先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气候,地貌,水文等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评述,进而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格局以及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扰作用下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与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相适应,处于准稳定变化状态,而在人为对流域水文情势扰动下,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间接地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新的格局,其作用的强度,持久性和生态系统的格局变化程度过错大于大于自然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引额调水工程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生态系统内部单元格局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