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7篇
  35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甲草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长沙地区栽培佛甲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可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Taking annual 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Hance as the material,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epidemic dynamics of H. moellendorffii Hance powdery mildew and plant growth by using the interactive methods of soil moisture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high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60%-80%)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75-100 g · kg-1) had few diseases, dosease index and 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ion curve (AUDPC)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thus could effectivley control powdery mildew disease. Moreover, higher soil moisture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creased the yield,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 vitamin C and coumarin in H. moellendorffii Hance.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两种过路黄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路黄和金叶过路黄为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处理,同时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都有明显的增加。经对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认为过路黄比金叶过路黄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婷婷  徐磊  周静  樊剑波  陈晏 《土壤》2016,48(5):946-953
针对江西贵溪Cu、Cd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无机生物材料羟基磷灰石及3种植物(海州香薷、巨菌草、伴矿景天)与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对土壤总Cu、Cd的吸收及对活性Cu、Cd的钝化吸收能力差异。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比较不同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评估土壤微生态环境对不同修复措施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的施加可显著提高土壤pH,并有效钝化土壤活性Cu、Cd含量,但对土壤总Cu、Cd的含量影响较小。植物与羟基磷灰石的联合修复在显著降低土壤活性Cu、Cd(P0.05)的同时,减少了植物根际土壤总Cu、Cd的含量(P0.05)。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差异明显。单独施加羟基磷灰石与土壤真菌群落呈显著正相关,使土壤真菌生物量提高,从而引起真菌/细菌(F/B)的升高。植物与羟基磷灰石的联合修复可有效缓解土壤真菌化的趋势,其中巨菌草与羟基磷灰石的联合修复可有效提高土壤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生物量及多样性,降低F/B值,从而降低土壤真菌病害的风险。不同植物根系活性代谢引起有机质的积累促进植物与羟基磷灰石处理中根际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聚类增强树(Aggregated boosted tree,ABT)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修复模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其次土壤pH和Cu的含量及活性也是改变重金属污染区域微生物群落的因子。该研究从微生物群落结构角度解释了植物与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对土壤微生态体系的作用,为开展Cu、Cd等重金属污染地植物与无机生物材料的联合修复方式的筛选及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氮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植株生长和镉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供氮(4.0-16.0 mm ol/L)能明显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也提高,在供氮水平为16.0 mm ol/L时达到最大值,而当供氮水平≥32.0 mm ol/L时,东南景天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其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开始下降,各项根系形态的指标(包括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直径、根系体积)均有所降低。氮对东南景天体内镉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体内镉含量逐渐升高,与生物量不同,镉含量在氮水平32.0 mm ol/L条件下达到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氮素水平,有利于东南景天的生长和镉吸收,为进一步利用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提高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端尖食植瓤虫[Epilachna quadricollis (Dicke)]属鞘翅目瓢虫科食植瓢虫亚科食植瓢虫属,为山东新记录种。初步调查,我省泰山(后石坞)、青岛市崂山(上清宫木瓜园)、淄博市鲁山(大涝窪)均有分布。寄主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成虫、幼虫剥食叶肉。该虫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中越冬。化蛹时幼虫皮蜕至蛹体末端1/3处。产卵成块状,卵粒平铺叶面。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欧洲花楸是世界著名观赏树种之一,与我国本地野生品种百花山花楸相比在观赏性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花楸在侧枝数量、总花量、结果量、坐果率方面都要优于本地的野生花楸,在城市绿化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人工践踏法模拟生活中人为践踏对地被植物的影响,以4种不同的践踏程度(对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作为试验变量,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指标综合评定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金叶过路黄和垂盆草4种植物的耐践踏能力。研究表明:(1)经盖度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金叶过路黄〉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垂盆草;(2)经叶绿素含量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匍枝委陵菜〉垂盆草〉金叶过路黄〉紫花地丁;(3)经地上生物量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金叶过路黄〉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垂盆草;(4)经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紫花地丁〉匍枝委陵菜〉金叶过路黄〉垂盆草。基于以上结果得出,4种地被植物的耐践踏性排序为:金叶过路黄〉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垂盆草。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温室盆栽和生长室水培试验研究了Zn和Cd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不同叶龄叶片的Zn、Cd富集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田间条件下伴矿景天新叶中Cd浓度高于成熟叶、但新叶中Zn浓度低于成熟叶。温室盆栽试验发现,连续种植伴矿景天,第4季时低污染土壤(S1)上新叶中Zn浓度低于成熟叶,但高污染土壤(S4)上新叶中Zn浓度高于成熟叶;而到了第6季,S1、S4上新叶中Zn浓度均低于成熟叶,且在S1上两者达到显著水平;第4和第6季,伴矿景天新叶中Cd浓度始终高于成熟叶(除S1成熟叶中Cd浓度略高于新叶外)。水培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在高Zn(600 mmol/L)、高Cd(100 mmol/L),还是低Zn(10 mmol/L)、低Cd(1 mmol/L)处理,新叶中Zn、Cd浓度均高于成熟叶;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新叶和成熟叶中Zn、Cd浓度均明显上升。水培条件下,新叶和成熟叶中Zn最高分别为43 107、33 774 mg/kg(以干重计)(600 mmol/L,处理56 天);新叶和成熟叶中Cd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5 057、9 060 mg/kg(以干重计)(100 mmol/L Cd,处理56 天)。这些结果表明,Zn、Cd在伴矿景天新叶和成熟叶中富集和分布与其生长介质中Zn、Cd的浓度尤其是有效态浓度、处理时间及植物所处的生长阶段等有关,同时也表明Zn、Cd优先分布于新叶可能与伴矿景天超富集Zn、Cd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广西崇左市某一铅锌矿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治理。研究石灰和泥炭处理对东南景天和玉米的生长及积累重金属的影响。[方法]进行为期1年的大田试验,植物种植模式为单种玉米和玉米套种东南景天2种方式;土壤改良剂的处理为单施石灰和石灰+泥炭处理2种方式。[结果]大田试验证明,在土壤Zn和Cd分别达3 574 mg/kg和29 mg/kg的条件下,东南景天生长良好,其地上部Zn和Cd含量最高达21 982 mg/kg和1 013 mg/kg。施用石灰或泥炭均可促进东南景天和玉米的生长,提高2种植物对Zn的积累,抑制玉米对Cd的积累。[结论]在施用石灰+泥炭的基础上采用玉米套种东南景天的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Zn和Cd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