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74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56篇
  160篇
综合类   271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fter the eradication of the Tse-Tse fly in the Mid-Zambezi valley, human settlements and fields extended mainly along the main river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human development on wildlife diversity we monitored three rivers of the Mid-Zambezi valley in Zimbabwe: Angwa, Manyame and Kadzi. The rivers were divided in segments of 200 m which were checked for spoor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that used the segments. Human settlements were also recorded. We used a GIS to defin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elds present along the rivers, and related them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wild species spoors in the river beds and bank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one segment of the rive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ize of the field area bordering the segment. For all the major ungulate species, the numbers of individuals recorded per segme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ield area. A similar trend was observed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arnivores, though they were in lower numbers when present. Our analyses thus confirm that the extension of human agriculture in wildlife areas has an impact on most wild species, but we also define some threshold value of field size above which there seem to be an acceleration of the decrease in wildlife density and diversity: 3.2 ha for medium and small herbivores and carnivores; only the elephant seem to tolerate larger field area with a threshold value of 32 ha.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May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42-16343,16346
介绍了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现状,2004年中央惠农政策实施以来,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机械的保有量不断增加;生产管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分析了生产力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变迁的推动作用:夯实了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改变的物质基础;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提出了培育农村地区新的消费热点的对策建议:引导农村居民树立起现代消费理念;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健康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乡村地域结构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扶余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调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软件,运用规模分析、核密度估算、缓冲区分析,从用地规模、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条件方面探讨扶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研究表明:扶余市以微、小型居民点居多,居民点数量随着规模的增大逐渐减少,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不均匀分散分布;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核密度为0.4个/km2,空间布局呈东南部高密度集聚成片,向西逐渐密度降低,西部零散错落分布;居民点分布呈现较强的城镇指向性,交通用地对居民点有集聚的作用,河流对微型居民点和大型居民点有集聚吸引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愈发重要。阐述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涵义,剖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挖掘了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层面,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系统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刘术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53-7555
在阐述绅士的含义及来源的基础上,剖析了绅士在乡村社会自治中的作用,探讨了绅士自治在我国传统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先昌  万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50-21452
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民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从改善司法救济制度的角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邹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03-13804,13807
通过对国内外涉及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研究了收入水平与幸福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呈类似于倒"U"型曲线,且可以从适应、社会比较和心理预期3方面进行解释。最后,就如何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的同时能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淡化人们对金钱和物质地位的竞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创造农村居民各尽其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村土地价值的影响因素,并从提高土地收入保障角度寻求提高土地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农村土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土地产生的直接收益,还表现在土地为农民带来的间接收益,包括土地的交换价值和潜在的发展价值。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形式多元化、种植结构调整、农民组织的重构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增加土地价值,使土地从生存保障发展为投资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土地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都需要大量的农村社会服务人才参与其中.目前只“就农村改革”谈农村实用人才、只“为农业建设”说农业管理者和指导者、只“据农民发展”论农民带头人和专合组织负责人,都不是真正而完全的农村社会服务人才.农村社会服务人才应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面向或立足于农村这一微型社会,为其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等的科学发展提供创造性、价值性服务的各类劳动者,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水环境持续恶化,尤其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堪忧。文章从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着重探析造成现阶段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种种问题的根源,基于法律保障的视角,注重法律制度诸项功能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充分发挥,指出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