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646篇
基础科学   6篇
  251篇
综合类   1508篇
农作物   233篇
水产渔业   187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3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于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的15个随机引物,并优化了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进行了RAPD分析。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2个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菌株和2个P.macadami Z.D.Jiang et P.K.Chi菌株都分别以0.636和0.589的相似系数两两首先聚在一起,而不同的种则只在小于0.54的相似系数范围内聚类,体现了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差异程度;聚类群与寄主植物不具相关性,同种植物上的不同拟茎点霉,即使是分自相同寄生部位也不能聚在一类;支持形态学上将生于柑桔枝和黄皮茎、沙梨叶和果、杨梅叶和枝以及同是生于龙眼叶的共8个拟茎点霉分别鉴定为不同的种,而不支持将P. cytosporella Penz.et Sacc.与P. mangiferae合并为一个种的观点;RAPD技术可作为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RAPD标记鉴定果树芽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综合分析果树芽变的遗传特点以及RAPD标记技术的原理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对RAPD标记应用于果树芽变鉴定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于不同的果树芽变类型,RAPD标记技术表现出不同的鉴定可行性。同时,对某些有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 RAPD分析,可以确定热带、亚热带基因导入温带材料所形成的创新材料的亲缘关系,并对基因导入结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几种绢丝昆虫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选用重复性较好的 10个引物对 6种绢丝昆虫 2 3个个体进行扩增 ,共得到 2 45个RAPD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 :家蚕及野桑蚕种内各品种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 ,天蚕、蓖麻蚕及柞蚕较小 ;家蚕与野桑蚕两者之间遗传距离小 ,反映出家蚕和野桑蚕亲缘关系较近 ;而天蚕、蓖麻蚕和柞蚕三者之间以及分别与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 ,亲缘关系远。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之相同。并且对家蚕的起源及绢丝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RAPD技术对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RAPD技术对4个地方鸡种和1个引进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OPH-02、OPH-05、OPH-13、OPH-16、OPG-07对5个鸡种的池DNA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引物共产生条带61个,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一般从150bp-4kb。  相似文献   
6.
绵羊、山羊、岩羊和非洲羚羊RAP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39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绵羊、山羊、岩羊和非洲羚羊4个物种的池DNA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出347条清晰条带,309条表现多态性,多态频率为89.05%。种属间的遗传距离指数和分子聚类关系表明,山羊和绵羊遗传亲缘关系最近,非洲羚羊表现出与山羊特别与绵羊较近的遗传亲缘关系,而岩羊则表现出与绵羊特别与山羊较远的遗传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藏系绵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最佳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原型藏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适宜于藏系绵羊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PE2400型DNA扩增仪的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60-120ng,引物量为4-8pmol,Mg^2 浓度为2.0mM,Taq DNA聚合酶为1-2.5U,dNTP浓度为150-200μM;94℃预变性3分钟后35次循环的参数设定为:94℃1分钟,36℃1分钟,72℃2.5分钟,最后72℃延伸10分钟,利用这些条件对藏系绵羊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Summary The segregation of RFLP and RAPD markers was compared in two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breeding populations from the cross Topas x R4, the latter being a low linolenic mutation line. A total progeny of 68 F2 and 40 microspore derived plants were studied with 25 mark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excess of Topas alleles at five RAPD loci in the microspore derived popul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genomic regions which probably affect microspore culture ability do not have ident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two population types.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和同工酶研究中国兜兰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选择14种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和7种酶系统, 应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 种间亲缘关系, 并与陈心启和Cribb的传统分类、Cox等的IT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R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 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 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  相似文献   
10.
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69株F1 群体为试材, 利用RAPD技术扩增出了与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G/ g) 连锁的2 258 bp的多态性片段, 经克隆、测序后, 根据获得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SCAR转化。引物对BFP94 /BFP95在有毛和无毛个体中均扩增出了2 258 bp的片段, RAPD显示的多态性消失。利用引物对BFP96 /BFP98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SCP2022258。该标记仅在果实有毛的个体中出现, 与有毛/无毛性状的连锁距离为718 cM, 且扩增稳定, 为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