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ovine granulosa cells (GC) vary in their morphological aspect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folliculogenesis. In this study, 10 morphologically normal bovine ovaries were collect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aspect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GC using 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 antibodies including cytokeratin AE1/AE3 (AE1/AE3), vimentin, nectin‐4 and desmin. Hormonal immunolocaliz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immunomarkers 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 and inhibin alpha. In addition, tumour markers and proliferation markers using c‐erbB‐2 oncoprotein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respectively, were investigated. The immunolabelling of AE1/AE3 in GC was strongest in the early follicle stage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when reaching the Graafian follicle stage. Its immunolabelling increased again as the stage progressed from stage I to stage III. The immunolabelling of inhibin alpha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at of AE1/AE3 in the developing ovarian follicles as their immunolabelling i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during folliculogenesis. AMH was immunopositive in almost all GC stages in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percentages, except for some negative staining in the atretic IV follicles. The atretic IV follicle is a unique type of atretic follicle that shows Call‐Exner body formation, which was mainly found in older cows in this study. The distinct patterns of immunoreactivity for various types of immunomarkers in the different GC stage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tic assistance of various follicle conditions, including cystic ovaries and GC tumours.  相似文献   
2.
毛囊是毛纤维的生长基础,决定毛纤维的性状,角蛋白是毛囊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对毛囊生长发育和角蛋白基因的挖掘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回顾了绵羊角蛋白基因的发现,已经与人类角蛋白基因相当,但在数量和分类上存在差异;笔者介绍了绵羊毛囊的形态学结构,简述了毛囊角蛋白基因的表达定位和影响毛纤维性状的角蛋白,并分析了毛囊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对毛囊生长发育和毛纤维性状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绵羊毛囊生长发育和羊毛性状的分子选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2、35日龄滩羊皮肤毛囊的发育特点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分布特征,探究出生后滩羊被毛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试验应用常规HE染色及改良Masson胶原纤维染色、Gomori银氨法染色、磷钨酸染色等特殊染色观察2与35日龄滩羊皮肤组织结构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VEGF及VEGFR2在2与35日龄滩羊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并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2日龄滩羊皮肤组织比较,35日龄滩羊表皮与真皮间界限更加清晰,毛囊结构发育完整;毛囊密度显著降低(P<0.05);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增加,形成网格状分布。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VEGF及VEGFR2在滩羊皮肤表皮及毛囊外根鞘、皮脂腺上均有表达。统计表明,VEGF及VEGFR2在2日龄滩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35日龄(P<0.05)。综合上述结果,滩羊毛囊发育过程中,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增加明显;VEGF与VEGFR2通路在毛囊角质形成中起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Hair follicle neoplasms occur in many different species, including humans. In domestic animals, they are most common in dogs. Most hair follicle tumors are benign, but malignant neoplasms can also occur. To diagnose hair follicle neoplasms,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follicular anatomy is important, given that follicular tumor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seen in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normal hair follicle.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key diagnostic features of hair follicle tumors and follicular cysts in dogs and cats.  相似文献   
5.
6.
超数排卵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胚胎移植技术对单胎动物的繁殖率,但是,超数排卵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影响超数排卵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牛的自身因素,超数排卵方法的选择,所使用促性腺激素的种类,激素的质量,环境因素等。文章以牛自身卵巢活动对超数排卵的影响为出发点,综述了牛正常卵巢活动及卵泡活动对超数排卵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卵泡波动力学,卵泡波发育过程中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分析了卵巢对促卵泡素(FSH)及促黄体素(LH)的特异应答性机制,对各个卵泡波进行了比较,根据卵泡波动力学理论列举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同步卵泡波的超排方法,对超数排卵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做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7.
【背景】山羊第一卵泡波中的优势卵泡(dominant follicles, DF)和从属卵泡(subordinate follicles, SF)是整个卵泡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阶段。随着卵泡的进一步发育,最终DF可能发育成为成熟卵泡,直到排卵;SF将走向闭锁,其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是导致卵泡发生闭锁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对促进卵泡的优势化或导致其闭锁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对山羊第一卵泡波中DF和SF颗粒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旨在筛选影响卵泡发育的关键基因,为深入探究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只1岁龄健康的贵州白山羊分别注射前列腺素F,使其同期发情,此后每天用B超检测并记录卵泡的生长情况,发情3 d后,统一屠宰并采集第一卵泡波中DF (直径4.5—6 mm)与SF (直径3 —4.5 mm),分别分离其中的颗粒细胞,提取总RNA、构建文库后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测序。利用FastQC对测序产出raw reads进行质量评估并经过过滤后,获得品质较高的clean reads;使用Trinity对得到的clean reads进行重新组装,从而获得unigenes;使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将unigenes与山羊RefSeq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mRNA;使用DESeq2 软件对获得的m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分别采用goseq和kobas软件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终通过qRT-PCR对筛选出的可能影响卵泡发育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分别对测序得到的raw reads进行过滤后,在DF颗粒细胞中获得43 217 934条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比例为95.19%;SF颗粒细胞中获得40 766 348条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比例为95.35%。将得到的unigenes与山羊的RefSeq 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共得到33 896条带有注释的转录本,再通过设定FPKM>1, q value<0.05,共在两种卵泡颗粒细胞中获得13 644个基因。设定参数:FPKM≥1,SF-FPKM/DF-FPKM>1,P<0.05,获得695个差异表达mRNA,其中233个在SF颗粒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462个表达显著下调;对所获得695个差异表达mRNA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共分为三大类42组:其中生物学过程占47.6%,细胞组分占47.6%,分子功能占4.8%;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20条通路,其中与核糖体通路相关的基因富集最为显著。通过在Genecard中进行功能分析后,筛选6个可能与山羊卵泡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其中PRLRPTX3RGN在SF颗粒细胞中表现为上调;DKK3ALDH1A2RARRES1则表现为下调。qRT-PCR显示PRLRRGNDKK3ALDH1A2RARRES1的表达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且RGN在从属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优势卵泡(P<0.01);DKK3ALDH1A2RARRES1在优势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从属卵泡(P<0.01)。【结论】DKK3ALDH1A2RARRES1RGN在优势卵泡和从属卵泡中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推测在山羊卵泡发育过程中可能促进卵泡的优势化或导致闭锁,对深入探究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猪卵泡液(pFF)和胎牛血清(FCS)对猪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将猪小腔卵泡(直径<2mm)卵母细胞-卵丘复合体(COCs)以15~35枚为一组随机置于添加不同浓度(0、5%、10%、20%)pFF(试验一)或不同浓度(0、5%、10%、20%)FCS(试验二)的改良TCM-199成熟液中培养44~48h,观察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和卵丘扩散情况。试验一结果显示,成熟液中添加10%pFF与对照组和添加5%、20%pFF组相比,显著提高猪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28 2%比20 5%、20 9%、22 3%;p<0 05);添加5%和20%pFF组与对照组相比,它们的小腔卵泡卵母细胞核成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添加5%pFF组的COCs卵丘细胞呈现第3类扩散,添加10%和20%pFF组的COCs卵丘细胞呈现第4类扩散,而不添加pFF的对照组的COCs卵丘细胞呈现第2类扩散。试验二结果显示,成熟液中添加10%FCS与对照组和添加5%、20%FCS组相比,明显提高猪小腔卵泡卵细胞的核成熟率(60 0%比37 5%、40 2%、43 9%;p<0 05);添加5%和20%FCS组与对照组相比,它们的小腔卵泡卵细胞核成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FCS在COCs体外成熟培养的前22~24h促进了卵丘扩散(3个处理组的COCs卵丘细胞呈现第3类扩散,而对照组COCs的卵丘细胞呈现第2类扩散)。研究结果表明:(1)成熟液中添加pFF可促使猪小  相似文献   
9.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FSHR基因2个位点(FSHRA、FSHRB)的PCR-SSCP、PCR-RFLPs多态性,利用SAS软件分析了多态性与母猪产仔数间连锁关系。找到了1个影响产仔数的新的变异位点FSHRB,该位点多态性显著地影响猪产仔数性状,即基因型BB的产仔数显著地高于AB、AA基因型。结果显示出该位点具有作为常规选育的辅助选择的有效的分子标记潜力。  相似文献   
10.
旨在通过观察藏绵羊卵泡、黄体的组织学特征及卵泡的超微形态,探讨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大体解剖、常规组织切片和H.E染色及透射电镜技术对藏绵羊卵巢卵泡和黄体的组织结构特点以及卵泡的超微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藏绵羊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的宽度和厚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重量和长度无显著差异(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