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943篇
基础科学   28篇
  155篇
综合类   3712篇
农作物   369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333篇
园艺   560篇
植物保护   149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谢丽玉 《花卉》2020,(20):242-243
通过毛竹林地杀虫剂药效方差试验,比较4.5%高效氯氰菊酯+烟雾剂、1%苦参碱+阿维菌素喷雾和诱杀法这三种杀虫剂对杀灭毛竹蝗虫的药效。分析结果,三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都超过85%,其中3d防治效果依次为95.10%、90.36%、85.42%;7d后的防治效果都超过90%,依次为96.55%、92.82%、95.49%。试验结果:4.5%高效氯氰菊酯+烟雾剂800倍的防效比较稳定,都在95%以上,有较好的利用效果;而诱杀法更适应长期性的杀灭毛竹蝗虫,长期效果比较明显。本次药效试验,旨在为竹农及技术人员发展毛竹产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生物杀虫剂千虫克对桃蚜和菜青虫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杀虫剂千虫克可湿性粉剂防治桃蚜和菜青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千虫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后7d对桃蚜的防效为92.53%,对菜青虫的防效为93.53%,优于乐果、乐斯本,适合在无公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化学杀虫剂时茶园节肢动物结构组成、多样性、均匀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杀虫剂对茶园节肢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数量、结构组成、多样性指数、物种分布的均匀性等方面。杀虫剂费用高的茶园优势害虫种群密度大,尤以假眼小绿叶蝉明显。杀虫剂费用低的茶园。天敌的控制作用明显增强,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9.
张存信 《种子科技》2001,19(3):178-179
近年来 ,我国选育的一些外源抗性基因导入 Bt抗虫棉 (以下简称 Bt抗虫棉 )品种已开始推广应用。为此 ,分析总结其生育特点 ,采取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以充分发挥 Bt抗虫棉的作用 ,是十分必要的。1  Bt抗虫棉生长发育特点目前 ,育成并在生产上示范推广的 Bt抗虫棉品种(系 )间有相对的一致性 ,与常规棉品种相比 ,有明显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1.1 形态特征 :与常规棉相比 ,多数抗虫棉个体相对偏小 ,果枝上举 ,株形紧凑 ;茎秆细弱 ,果枝细小 ,结铃期果枝下垂 ;子叶与真叶叶色深 ,叶偏小 ,真叶缺刻较深 ,缺刻深处有明显皱褶 ,叶片薄 ,单叶…  相似文献   
10.
茶毛虫病毒杀虫剂田间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殷坤山  肖强 《中国茶叶》2004,26(3):18-19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茶毛虫病毒或EPNPV)是茶毛虫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对茶毛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齐义鹏等[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生物防治通报,1986,2(2):43]和姚渭等[低位侧向喷施茶毛虫NPV技术及大田应用试验.茶叶科学,1987,7(2):52~53]分别通过收集罹病虫尸获得茶毛虫病毒,进行了田间防治茶毛虫试验,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