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广西北流市从1990年起,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仅用几年时间,就使全市的大农业初步形成“三区、八带、九大基地”与种养加、农工商、农科教、内外贸相结合的多产业配套综合经营发展的“双高一优”农业新格局。从1990年到199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由8.3亿元增长到36.26亿元,增长了3.4倍。农村经济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由73.2:26.8调整为55.2:44.8;农产品商品率由49.7%提高到60.5%。1993年粮食年平均公顷产量达到15154.5kg,成为广西第一个“吨粮县(市)”,人均有粮达到420多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92元。1992年、1993年均被评为农村经济实力十强县(市)。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北流镇鸭埌村乡村水系现状进行调查,对村庄传统排水系统、水系空间景观质量、水文化等进行分析,提出修复村庄传统水循环系统;利用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三水”资源化利用;植物净化,建设生态景观驳岸;挖掘地域特色,建设美丽乡村等规划理念和改善措施,为全域乡村水系景观规划和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类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单一,造成乡村地区土地利用不充分,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而土地单一功能利用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探究土地多功能的利用。以北流河流域林地为研究区对象,从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植被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林地土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材料功能进行空间定量化,运用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评价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性及影响因素;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划分林地土地多功能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流域内林地多功能热点区域呈集聚分布,冷点区域呈带状分布在北流河流域的山麓。(2)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力主要以植被因素为主,其中郁闭度、蓄积量、碳汇为主导因子,植被盖度对林地土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小,应加强北流河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和严禁过度开发林地;交互作用明显,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质条件共同制约着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水平。(3)通过伪F统计将北流河流域林地划分为3个主导区和1个提升区,分别为生产功能主导区、生态功能主导区、景观功能主导区以及综合功能提升区,其中生态功能主导区面积最大;并针对主导功能提出相应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外行道树的种植历史以及现代行道树的栽植现况的基础上,以北流市北流镇乡村为例,对种植行道树带来的效益及北流镇乡村的行道树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行道树可提供遮荫场所、美化乡村环境,具备生态效益。行道树树种选择时要注意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同时树种应具备美学、生态价值以及安全性。北流镇地处亚热带地区,同时水网密布,北流镇乡村需要种植行道树的地方可分为三类:水边、建筑旁和人群聚集地,以此提出北流镇乡村行道树种植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流县荔枝低产园比例大这个突出的问题,结合国家“七·五”优质荔枝商品生产基地县的建设,从1986年起先后技术改造荔枝低产园21570亩。改造区(其中六个果场)在改造期平均每年秋梢株率达92.2%、成花株率达85.4%、结果株率达83%、无蛀虫果率达97.6%,分别比常规管理的对照区高23.1,14.1,21.6,10.1个百分点。改造区由改造前三年平均每年亩产128.9kg 和株产8.59kg,增长到改造期三年平均每年的381.5kg 和25.3kg,增长196%。面对照区(五个果场)由同时期(与改造区同期)亩产131.2kg 和株产7.17kg 增长到298.3kg 和16.3kg,增长127%,改造区技术改造作用取得的亩产、株产增长率为66.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