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将2,4-二硝基酚、叠氮化钾、叠氮化钠和木瓜酶溶液注射到韧皮部溢泌伤口,研究溢泌速率、蔗糖浓度和钾离子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呼吸抑制剂和木瓜酶均导致溢泌速率显著下降。呼吸抑制剂和木瓜酶处理后韧皮部溢泌速率随溢泌过程分别为不可恢复和可部分恢复;韧皮部溢泌速率降低伴随汁液中钾离子浓度降低和蔗糖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2.
华山松,赤松次生韧皮部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赤松次生韧皮部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及径向片组成,径向系统为射线。径向片和射线中具有蛋白细胞,其特点是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与筛胞之间以单侧筛域相联系。在无功能韧皮部,筛胞和蛋白细胞死亡,被挤毁,射线细胞分裂扩张,并积累后含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柑橘主产区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危害情况及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的遗传多样性,为黄龙病的田间诊断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柑橘主产区8个地级市有代表性的柑橘园进行2个年度(2020和2021年)的跟踪调查并随机采集1048份柑橘叶片样品,利用qPCR技术对采集的样品进行CLas检测,并对阳性样品CLas菌株的基因组高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CLa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与2020年相比,除采自百色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2个年度保持不变(14.29%)外,2021年采自玉林、桂林、河池、梧州、南宁、贺州和来宾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采自梧州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最高(52.94%)。不同种类柑橘的CLas检出率差异明显,2021年甜橙类、柚类、杂交柑类和金柑类的样品CLas检出率均较2020年升高,2个年度的宽皮柑橘类CLas检出率相同(14.29%)。不同症状类型的柑橘样品CLas检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2021年采集的缺素黄化型样...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5.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南瓜(Cucurbita moschata)韧皮部特异启动子dENP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dENP。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O4介导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Favorita,经过抗生素筛选,共获得转pBdENP和对照pBI121的抗卡那霉素马铃薯再生植株106株。通过PCR初步筛查,筛选出65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通过Southern blot对部分植株进一步分析,确证外源gus基因已经插入到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基因组中,插入拷贝数在1个或2个以上。对这些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 dENP和CaMV35S启动子一样均能驱动gus基因的表达,前者仅在马铃薯的韧皮部内特异表达,而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为组成型性表达。GUS酶活力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dENP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gus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区别。以上结果证明dENP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在马铃薯中也具有韧皮部特异而高效表达的特征,从而可用于马铃薯抗病、抗蚜虫转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中山杉302(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 302,T. distichum ♀×T. mucronatum ♂)与母本落羽杉树皮解剖构造及周皮形成的差异,为中山杉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25年生的同龄中山杉302和落羽杉为研究对象,采用包埋切片技术和组织离析方法观察树皮解剖构造及周皮的形成。【结果】(1)中山杉302韧皮部细胞组成类型与落羽杉相同,二者轴向系统均包括韧皮纤维(PF)、筛胞(Se)和韧皮薄壁细胞(PP)。中山杉302的细胞排列方式多于落羽杉,其细胞排列方式多数为“PF-Se-PP-Se-PF”和“PF-Se-PP-Se-PP-Se-PF”,少数为“PF-Se-PP-Se-PP-Se-PP-Se-PF”,偶见“PF-Se-PP-Se-PP-Se-PP-Se-PP-Se-PF”;而落羽杉韧皮部细胞排列方式多数为“PF-Se-PP-Se-PF”,少数为“PF-Se-PP-Se-PP-Se-PF”。(2)中山杉302和落羽杉周皮细胞组成及排列类型相同,均为2层木栓层细胞,1层木栓形成层细胞,1~2层栓内层细胞。(3)中山杉302和落羽杉每年均产生新的周皮,但形成时间及位置不同,中山杉302于8月中旬韧皮部薄壁细胞出现脱分化,8月底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出2层木栓层细胞,向内分生出1~2层栓内层细胞,周皮产生位置距上一年周皮约5~10层韧皮纤维带;而落羽杉7月中旬韧皮部薄壁细胞出现脱分化,7月底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出2层木栓层细胞,向内分生出1~2层栓内层细胞,周皮产生位置距上一年周皮约10~15层韧皮纤维带。【结论】中山杉302和落羽杉韧皮部细胞组成类型相同,细胞排列方式相似;周皮细胞组成及排列类型相同;新生周皮产生时间较落羽杉更晚,产生位置较落羽杉更近。  相似文献   
7.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特征及籽粒充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数目、单个维管束面积、维管束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木质部总面积均明显高于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从而促进了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籽粒数的大量增加,这是其大穗的生物学基础;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颖花负荷量及韧皮部的籽粒充实物的日流量的负荷量均低于汕优63,因而不仅其穗大,而且籽粒充实良好,单穗重提高,克服了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穗大而流不畅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这一主要生理障碍;结果证明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选育方法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育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亚洲的许多国家,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褐飞虱主要在茎秆上从韧皮部刺吸汁液。大量褐飞虱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干枯,植株枯萎,这种现象被称为是虱烧。  相似文献   
9.
注入法常用于防治果树害虫.选用内吸性杀虫剂,用针筒或滴管将药液注入树皮的韧皮部,通过传导,将药液分布于树体,以控制一些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这种方法防效高,施用简便,药效持久,不受地形、树体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对天敌影响小,不受水源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苹果树木质部及韧皮部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多糖等次生代谢物质,严重影响基因组DNA提取的得率和纯度。采用3种不同方法,即改良的CTAB法、快速盐提法、试剂盒法,从苹果树木质部及韧皮部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提取基因组DNA的质量。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组织基因组DNA不论是浓度、质量还是随机引物PCR扩增效果均能够满足进一步分子试验需要,而改进的快速盐提法和试剂盒法提取得率太低,不能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因此改良的CTAB法是适合苹果树木质部及韧皮部组织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