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8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日前,主题为"勰——开拓、耕耘、奋进"的奇瑞重工2013年商务年会在安徽省芜湖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参加了会议。奇瑞重工经营管理团队出席了会议。得益于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线、领先的制造装备和工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2012年,奇瑞重工全线产品受到市场和用户的热捧。"谷王"插秧机实现了市场突破,"谷王"水稻收割机强势占领国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芜湖市耕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建立芜湖市耕地预测模型GM(1,1),利用1996-2003年耕地面积建立时间数列,对其求解、检验、预测,可得到今后数年的芜湖市耕地面积数量,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最后并对灰色系统模型应用于耕地面积预测作了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①灰色模型适合于任何一个无规律到有规律的系统。②耕地数据在主导因素——政府政策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它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灰色数列。③应用灰色模型作耕地面积预测为政府做耕地长期规划提供了一个较精确的预算方案。  相似文献   
3.
芜湖市土地利用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熵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间上呈现增长的态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均较高;空间分异上呈现市辖区熵值普遍高于下辖县,下辖县的农用地单一优势度较高导致熵值偏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结构是影响熵值增长的直接因素,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与信息熵的上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芜湖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5.
芜湖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针对个别人员执法不严、违法行政、吃回扣、受贿赂等涉嫌违法现象,市林业局从11月20日起至明年1月20日,在全市林业系统开展“提高队伍素质,坚持依法行政”大讨论。大讨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入手,坚持依法行政,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着眼点,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林业工作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8.
芜湖市辖三县四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三县的低岗丘陵向圩区过渡地带,境内地形多样,南部、西部为低山丘陵。由于历史的原因,芜湖人口稠密,城镇集中,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林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比重不大,1984年芜湖成为省辖市时,森林覆盖率仅14%。“十五”以来,芜湖市以林业项目为抓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芜湖市在完成"五八造林绿化"、林业二次创业基础上,先后实施了绿色长廊、退耕还林、长防林、林木种苗等重大林业建设工程,推进科技兴林战略,大力开展全社会办林业,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经济效益评价函数和环境效益评价函数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定量评判指标——协调发展度D,对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及演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经历了初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1995—1996年),初级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同步型(1997年),中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1998和2000年),中级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同步型(1999和2001年),中级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2002和2003年)和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2004年)5个阶段。环境发展的不稳定性成为芜湖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优质协调发展和经济与环境发展同步的主导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