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恒温改变电压电超滤、恒温恒电压电超滤及生物(黑麦草)耗竭试验等动态方法对江苏省几种不同土壤K素供应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恒温恒电压电超滤连续解吸60分钟的K的释放可以用二级反应方程K_=K_0t/(t+1/kK_0)来描述,K_0与土壤K供应的数量有关,K素的释放速度受K_0的影响较大;(2)在耗竭试验中,生物吸收来自缓效性K量(第一部分非交换性K量)可达总吸K量的15%~47%。随着收割次数的增加,交换性K可降至一个最低值,该值可以用来反映第一部分非交换性K的释放速率。同时,缓效性K也会降至一个最低值,该值可用来反映第二部分非交换性K的释放速率。上述研究结果都表明:淤土、小粉浆土、勤泥土和鸭屎土的供K特性良好;沙土,两合土次之;乌底白土较差;黄白土、淀浆白土和黄泥土最差。  相似文献   
2.
<正>李森林(1932-),笔名李苍林,现任《当代生态农业》杂志主编兼社长,原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北省生态农业建设顾问,吉林省政府农业生态顾问,吉林省白城地区经济技术顾问等职。曾任吉林省社会科学界第5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3-6届常务理事。13亿人口爆炸性增长与水土资源耗竭性失衡,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而且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张方式的关键。为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生植物对磷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6种水生植物对磷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慈菇等6种水生植物对磷均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磷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在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对磷的吸收速率有明显差异;试验过程中慈菇的总吸收量最高,香蒲的总吸收量最低。采用耗竭法做吸收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和泽泻的最大吸收速率较高,对磷的亲和力较强,香蒲和狭叶泽泻的最大吸收速率较低,对磷的亲和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耗竭剂—半胱胺促进肉仔鸡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堃  杨尊路 《中国家禽》2001,23(19):33-34
近年来,人们或用生长抑素(SS)免疫中和技术(包括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或外源性注射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F等来促进动物生长,虽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由于技术耗资大,尚未能在实际生产中推广。而半胱胺自Szabo等(1981)发现其可以耗竭生长抑素以来,对其促生长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1半胱胺的理化性质半胱胺(Cysteamine,CS)HSCHCHNH又称β-巯基乙胺,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白色晶体,熔点99~100℃,易溶于水及醇,呈碱性反应,在空气中易氧化成为二硫化物。游离碱极不稳定,一般制成盐酸盐CHNSHCL,熔点70.2~…  相似文献   
5.
耗竭土壤钾素的固定及对棉花钾素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室内模拟和生物耗竭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钾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可以减少土壤对外源钾素的固定,淹水比20%田间含水量钾素的固定减少2-29mg/kg。当土壤经过干湿以后,土壤会发生明显的固定钾作用,土壤含钾量越高,固定钾能力越强。棉花吸收的钾素中有80%来自于土壤非交换性钾,盆栽生物耗竭与连续种植10年棉花的田间土壤,具有相同的结果,土壤交换性钾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不再下降,而1mol/L HNO3不能提取的钾(层间钾)一直在下降。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区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产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农家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研究长期定位试验耗竭阶段土壤有机质的持续效应。4年耗竭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皆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农家肥、秸秆、化肥三种肥料的持续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是:农家肥>秸秆>化肥。玉米连作不施肥区下降幅度不明显。绿肥—玉米轮作区变化有起伏;休闲区缓慢下降。从每两个培肥物质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来看,农家肥和秸秆、化肥和秸秆之间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而农家肥和化肥之间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山东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和非交换性钾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生物耗竭方法,研究和比较了山东省主要农业土壤:棕壤、褐土和潮土的供钾能力。结果表明,以土壤交换性钾、缓效钾含量和耗竭过程中作物吸钾总量和吸收来自土壤非交换性钾的数量、比率及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度和数量为依据,评价土壤供钾能力有褐土>潮土>棕壤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2006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河北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产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8 3 ghm2,人均生态足迹为2.189 7 g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721 4 ghm2,人均生产足迹为3.436 3 ghm2,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为4.675 8,基于消费的河北省生态足迹多样性为0.837 4,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河北省生态足迹多样性为0.988 0,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河北省社会发展指数为0.462 7,基于生产消费的河北省社会发展指数为1.833 8,万元GDP生态足迹为1.290 9 ghm2,河北省的生态贸易赤字为-1.246 6 ghm2,生态耗竭值为2.794 3 ghm2.表明河北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生态耗竭、不可持续状态,生态多样性低,生态经济发展能力较差,经济发展属于高能源消费型.河北省只有改革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节能降耗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长期施用磷肥致使潮土中累积了大量的磷,为精确管控和合理利用累积磷素,我们研究了小麦–玉米连续种植下,停止使用磷肥后磷库的组成和消耗转化特征。【方法】本研究依托位于河南新乡的“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基地”进行,连续26年施用不同量磷肥,处理间土壤磷积累量差异很大。利用单个处理或两个处理耕层土壤混合的方法,制备Olsen-P含量分别为6.7、14.3、27.6、55.4、72.3 mg/kg的土壤(分别记为L1、L2、L3、L4、L5),用于进行微区耗竭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在耗竭试验的5年间,测定了土壤全磷、Olsen-P和各磷库组分含量。【结果】潮土磷库中无机磷占比超过90%,L5处理土壤中的有效磷库组分Resin-P、NaHCO3-Pt、NaOH-Pt含量分别为L1的5.0、3.5、2.8倍。L1处理(缺磷土壤)的有效磷组分在全磷中的比例仅为10.4%,而难利用磷组分(C.HCl-Pt, Residual-P)的比例高达24.0%;L5处理(高磷土壤)有效磷组分比例高达20.6%,难利用组分比例低至14.3%。缓效磷组分(D.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