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624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2.
3.
何敏  丁琴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213-213
本文从育苗、移栽、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皖油19号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稻105(协优8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8019(78039/轮回42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好、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7(协青早A/镇恢129)的产量表现及其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单产超过10 t/hm2的栽掊技术要点及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倪伯荣 《茶叶》1994,20(2):16-19
“皖农95”在浙江点区试,经过6年鉴定,表现突出,长势旺盛,产量高,制红绿茶品质均较优,抗逆性较强,各项指标超过或相当于福鼎大白茶和迎霜两对照种,适于浙江种植。  相似文献   
7.
1 选育经过及试验、示范表现 1994年在扬稻6号田中选择变异单株,1995年种植160株,进行株系比较鉴定,选优汰劣选10株,1996年继续进行株系比较鉴定,96-2系优势明显,高抗倒伏,抗病性强,米质优.经1997~1998年连续2年提纯复壮,性状稳定,1999年参加本所比较试验,比对照1扬稻6号增产7.3%,比对照2籼优63增产5.6%.2000年被推荐到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2000~2001连续2年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558.6千克和562.5千克,2002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7.9千克,2004年在本县新集镇千亩示范片种植,平均单产608千克.  相似文献   
8.
皖杂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丰产性好,衣分高。抗病性好,纤雏品质优。本文介绍了皖杂3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皖稻7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庆瑢 《杂交水稻》2004,19(6):71-72
用优质不育系爱知香A与恢复系MC2051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粳新组合皖稻76(爱优518)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省肥、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