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涪陵区在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培育壮大水产产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龚老师:您好!我姓王名成荣,家住重庆市涪陵区的乌江边上,当过几年兵,复员回家后搞过各种养殖,都没有多大的成功可言。最近一个偶然机遇,竟然对蜜蜂产生了很大的想法:小小蜜蜂对人类的贡献可不小,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PP)又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造成猪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或慢性局灶性坏死性肺炎。APP是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是对猪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的呼吸道寄生菌。高度保守的弱溶血毒素ApxⅣ存在于APP15个血清型中,具有特异性。在体外培养的APP不能检测到该毒素,只有在体内感染(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到ApxIV毒素及其抗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重庆市涪陵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涪陵区食用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庞容 《南方农业》2015,(3):19+21
大田种植是我国农作物种植的主要模式,大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高产性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玉米的大田施肥为例,从施肥种类、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方面对大田的土壤施肥配方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重庆市涪陵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对酸雨pH值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5—2014年涪陵区的酸雨和降水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降水与酸雨pH值月、季、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涪陵区酸性降水频率为42.13%,以弱酸性降水为主,自2011年起几乎无强酸性降水发生;酸雨pH值秋季最小、冬季最大,6月最小,7月最大。降水总量、有效降水日数和大量级降水占比都会影响酸雨的月、季、年变化,并不能单独由一个指标来说明酸雨的变化规律;其中,大量级降水占比对酸雨pH值影响最大。上述结果表明,了解降水与酸雨pH值的变化规律为有效防治酸雨和减少酸雨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从涪陵区土壤磷素现状浅谈磷肥的合理配置与施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及三峡库区腹地.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区耕地6.71hm^2(旱地3.22hm^2、水田3.49hm^2).是一个人多地少、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随着三峡水库、渝怀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大量淹没和占用耕地.加之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使粮食作物面积急剧下降。要保证粮食安全和产量稳定,只有靠提高作物单产。科学施肥作为农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作物单产和改善品质中已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点易社区的杨春,是一个普通的三峡移民,一个基层社区居委会的主任,他从事过建筑业、服务业,算得上是个率先致富的人。2003年,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毅然回乡,和相亲们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新忠 《蚕学通讯》2010,30(3):49-51
蚕丝产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骨干项目。当前,正值编制“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总结我区“十一五”蚕丝产业的发展成就,分析存在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探寻发展对策,对涪陵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必要,同时也与蚕业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