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46篇
  180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宁夏银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盐动态和调控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宁夏惠农县东永固试验区地下水盐动态和土壤水盐剖面分布变化的实际观测,分析得出以蒸发积盐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宁夏银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内地下水和土壤水盐运动变化特征,并且就其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和适宜本地区特点和水盐调控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改良南疆果园土壤和推广果园生草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阿拉尔垦区清耕枣园为对照,选用早熟禾(Poa annua L.)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2种牧草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枣树行间土壤水分与盐分含量变化,以探讨生草栽培对枣园土壤水分与盐分时空格局及其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0~4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比清耕处理提高38.09%,在抑蒸保墒方面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生草栽培能明显影响土壤盐分迁移过程,降低耕层盐分含量和抑制盐分表聚,0~4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比清耕处理降低28.56%,在抑盐降盐方面早熟禾优于三叶草;生草栽培能降盐保墒、改善枣园土壤环境,促进果树根系发育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二年生"宁杞7号"为试材,研究不同垄作根域限制栽培方式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探索滴灌条件下垄作根域限制盐分的灌溉调控方法,以期为宁夏干旱盐碱地种植枸杞等作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累计灌水量达到1 715.7 m3·hm-2,可有效将处理全沙垄、1/2原土+1/2沙垄、2/3原土+1/3沙垄垄体全盐含量降至轻度盐化土和非盐化土范围,利于枸杞生长;对比各处理垄体盐含量下降速率,掺沙土根限垄作处理全沙垄、1/2原土+1/2沙垄、2/3原土+1/3沙垄有利于盐含量下降;对比各处理苗木成活率,根限垄作栽培模式枸杞苗成活率高于对照,且掺沙土根限垄作处理苗木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6.3%、93.1%、100.0%,三者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对于重度盐化地,可采用"滴灌+掺沙土+垄作根域限制"水盐调控模式进行枸杞种植,应保证在滴灌强化淋洗灌水1 715.7 m3·hm-2以上,方可进行垄体枸杞栽植.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拉尔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制约阿拉尔灌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子。在阐述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背景条件的基础上,作者以田间水盐平衡模型为依据较深入分析了灌区土壤盐分动态、盐碱化趋势及其效应问题;其次,根据区域水盐平衡理论估算区域尺度上的灌排比并探讨了排水的出路问题;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灌溉农业和遏制灌区农业副效应目标下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盐生产函数的绿洲灌区水盐调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新疆灌溉农业所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灌溉农业的快速扩展与灌排系统不完善是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与恶化的关键因素。以水盐生产函数为依据,计算了不同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阶段棉花相对产量与土壤全盐的关系,依据该计算结果对塔里木灌区的土壤盐化程度做了初步划分。基于塔里木灌区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多为微咸水的事实,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地下水合理的动态水位及作物对潜水利用问题。最后,提出了灌区水盐调控的对策,强调排水系统的通畅运行是控制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关键,通过排水系统和减少灌溉定额使作物生长期的地下水埋深控制在1.6~2.1 m内,不但可以减少排水成本,而且也可使作物充分利用地下水,同时促进塔里木河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刘淙琮  孙宏勇  郭凯  董心亮  程东娟 《土壤》2022,54(1):177-183
基于滨海盐碱区典型植被白茅、盐地碱蓬和裸地的土壤性状调查,开展了不同矿化度咸水(0、5、10 g/L)在上述典型地块中的水分入渗试验,以分析滨海盐碱区典型植被对土壤结构特征、咸水入渗特性、水盐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裸地、盐地碱蓬地和白茅地土壤容重和含盐量依次降低、土壤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依次增加;②同一地块初始...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环渤海"池-田"蓄引水模式下棉田水盐运移规律对棉花生产的影响,2017和2018年4-10月对未改造棉田(CK)及模式中的台田(A)、浅层地下水抽提棉田(B)、抑盐排涝棉田(C)进行土壤水分、盐分和pH值、棉花光合指标、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模式中棉田0~80cm土层盐分和pH值显著降低,A和B棉田盐分降至3.0g/kg左右,pH值低于8.0;C棉田盐分低于5.0 g/kg,7-8月pH值低于8.0。A棉田土壤水分、盐分和pH值最低,滴灌条件下棉花光合性能长期保持高值,光合物质积累的直线增长持续时间和活跃期最长,籽棉产量超过3 500 kg/hm~2。B棉田水分0~40 cm土层高于20%,光合性能高值较长,籽棉产量超过3 000 kg/hm~2。C棉花7-8月光合性能明显提高,籽棉产量超过2 500kg/hm~2。环渤海"池-田"蓄引水模式显著改善棉田水盐运移,有利于棉花生产,从而提高产量。研究可为高效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提供科学模式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微咸水结冰融水时咸淡分离状况及对盐渍土盐分的淋洗效应,通过室内融冰试验研究不同解冻温度(10℃、15℃)和矿化度处理(纯净水、0.5g·L–1、2 g·L–1、4 g·L–1)冰体的融化速度及融出水质,并借助HYDRUS-1D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处理融出水与微咸水直接入渗对剖面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微咸水冰体咸淡分离效果明显,各处理下的微咸水冰体融出淡水体积占比均超75%,矿化度越小融出淡水体积越大;微咸水冰体先咸后淡融出水入渗对盐渍土中的盐分有较好的淋洗效果,优于相同矿化度的微咸水直接入渗处理;10℃处理微咸水冰融出水对盐渍土的淋洗效果要好于15℃处理。研究结果对于探索内陆干旱区地下微咸水资源利用及新的非生育期节水控盐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年限砂田水盐变化与砂田退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砂田的土砂比、土壤的水分与盐分含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速了砂田的退化。对不同种植年限的砂田水盐变化及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砂田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提高了砂田的土砂比,砂田的保水、蓄水、抑蒸发、抑盐作用相对减弱,砂田的水盐变化与种植年限、砾石覆盖度、砂砾粒径、砂砾所处土壤表面的位置及地下水位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砂田的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