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通报》2020,(3):656-660
为了探讨竹炭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向厨余垃圾添加稻草调节堆肥原料初始含水率为70%后,分别添加0%和5%的竹炭(竹炭与堆肥原料湿基比)进行为期15 d的好氧堆肥,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厨余垃圾和稻草有机物降解率及堆肥腐熟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增加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高温(> 55℃)持续时间,且高温阶段的前4天,添加5%竹炭堆体温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竹炭的添加提高了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堆肥结束时,与添加5%竹炭堆体其厨余垃圾和稻草的有机物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6%和29.2%,表征腐熟化程度的SUVA254和SUVA280值分别提高了15.6%和12.4%。以上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促进了厨余垃圾堆肥过程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  相似文献   
2.
《世界竹藤通讯》2021,19(2):94-I0010
2020年12月16-18日,竹藤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竹炭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竹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竹质结构材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江西省资溪县顺利召开。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谭汝强等人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做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石榴种子育苗方法是当年秋天选充分成熟的果实 ,搓去果肉 ,将种子取出 ,用水洗净 ,阴干后再进行层积处理 ,来年春季 (谷雨前后 )进行播种育苗。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费工 ,同时在层积沙藏时常会由于处理不当造成种子霉烂。2 0 0 3年秋季我们将月季石榴果实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带果皮贮存 ,于 2 0 0 4年 4月 1 5日去掉干缩果皮 ,内部果粒保存完好 ,将带肉种子取出 ,直接播种育苗。播种前先做好苗床 ,浇水 ,待水下渗后将种子点播于苗床上。共剥取带肉种子 2 5 1粒 ,将种子按 5cm× 5cm株行距均匀摆放于苗床 ,然后覆湿润细土约 1cm厚 ,再盖上…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名誉校长张齐生教授主持,浙江林学院作为主持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遂昌文照竹炭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历时10余年潜心研究,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竹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竹业资源大国,以竹代木,是解决国内目前木材供应缺口的最佳途径.文章较全面地介绍竹材的开发利用,竹材人造板的开发,竹炭和竹醋液的机能、用途等。  相似文献   
6.
调理剂及农艺措施对污染稻田中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水分管理、调理剂措施和组合措施对污染稻田稻米降Cd效果,旨在探索出不显著降低水稻产量前提下,能更高效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稻米中Cd含量的方法。【方法】在湖南省株洲市选择中度Cd污染稻田开展田间小区水稻试验。试验中水稻种植两季,早稻品种为中嘉早17,晚稻为泰优390。试验分为6组,分别为水分管理(T2)处理、施用硅肥(T3)处理、施用竹炭处理(T4)、施用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施用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处理和1个试验对照(T1),重复3次。【结果】试验各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有降低,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处理对两季水稻土壤均有显著降低,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对晚稻土壤有效态Cd降低幅度最大。试验各处理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均有降低效果,在糙米Cd含量方面,5个试验处理中对糙米Cd含量降低幅度以组合措施修复技术效果最好,即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和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处理。在水分管理修复技术(T2)中降Cd效果最高为29.23%;在施用调理剂修复技术中,硅肥处理(T3)和竹炭处理(T4)对稻壳和糙米中Cd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作用,其中硅肥处理(T3)糙米最高降Cd幅度为49.23%,竹炭处理(T4)糙米最高降Cd幅度为47.69%;在组合措施中均能显著降低水稻糙米Cd含量,其中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糙米降Cd幅度为60.34%—78.46%,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糙米降Cd幅度为56.90%—67.69%。同时,本文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水稻各部位Cd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水稻籽粒(稻壳与糙米)中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个水稻品种规律一致。各处理对水稻各部位富集系数亦有降低效果,以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和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效果最好。对于水稻各部位向籽粒转运系数降低效果各部位规律不一致,但茎鞘和叶片两个部位向籽粒(稻壳和糙米)转运系数均显著降低,水分管理(T2)处理除外。在水稻产量方面,仅水分管理(T2)处理对中嘉早17有显著降低,其他处理降低幅度不显著,各处理对泰优390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组合措施优于单一水分管理或单一调理剂处理,且在水稻产量没有显著降低情况下对稻米Cd污染稻田稻米降Cd幅度最高达到78.46%,可以进一步确保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7.
竹炭与竹醋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竹炭、竹醋及其深加工产品应用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竹炭、竹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指出了其产业化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洗处理在不影响生物质炭性质的前提下,可以去除附着在其表面的热解副产物,从而保证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以小麦和玉米秸秆为原料,比较两种秸秆类生物质炭对溶液Cd2+和Pb2+的吸附解吸特点及其水溶性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吸附过程均更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最大吸附量达12.82 mg g?1和9.91 mg g?1,为玉米秸秆吸附量的1.31 ~ 1.76倍和1.06 ~ 1.53倍。洗脱水溶性盐分可以降低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吸附,水洗后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降低42.36%和60.13%,对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降低29.47%和62.72%。水洗处理提高了两种秸秆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解吸率,其中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提高幅度较大,由原来对Cd2+的解吸率为1.84% ~ 13.05%提高到7.88% ~ 20.19%,对Pb2+的解吸率为1.57% ~ 11.82%提高到6.34% ~ 16.94%。因此,可溶性盐分在秸秆生物质炭吸附Cd2+和Pb2+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将为制备高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质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竹炭对生物油模型组分的吸附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乙酸、苯酚、葡萄糖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研究竹炭对生物油模型组成各单组分的静态吸附特性及双、四组分混合下的竞争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竹炭对不同组分的吸附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单组分吸附24h,竹炭对糠醛的吸附量最大,乙酸次之,对葡萄糖的吸附量最小;吸附平衡时,竹炭对苯酚的吸附量将超过乙酸;糠醛-葡萄糖双组分竞争下,竹炭对糠醛显示出强烈的选择性吸附特征;4种组分竞争下,各组分吸附量相对单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乙酸降幅最大,且乙酸等物质在吸附过程中出现浓度突变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吸附性能较好的糠醛将已经吸附的乙酸从竹炭上置换下来;在选用的所有试验工况下,竹炭对葡萄糖均表现出低的吸附态势。  相似文献   
10.
黄福聪  崔秀涛 《种子科技》2019,(11):33-33,36
乳山市小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土壤盐渍化水平较高,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比较发现,土壤"水洗法"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减少小西红柿死棵现象,使品质、产量有较大提升。该方法在设施栽培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