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5篇
  41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凌河凌海城区段位于其流域临近入海口区域,湿地环境脆弱。采取河道修复、河岸恢复和栖息地恢复等方式,恢复湿地生境,将为凌海市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通测序方法对大凌河流域五刺金鱼藻、格菱、狐尾藻、水蓼及芦苇5种水生植物不同季节的微生物群落进行试验分析,分析表明:藻类密度在沉水植物表层要高于浮叶植物表层,微生物群落在浮叶植物根部的结构与其表面存在明显差异.各水生植物的优势生物群落依次为变形菌、梭菌、柔膜菌、鞭脂杆菌、杆菌、疣微菌门,且各微生物群落在季节丰度...  相似文献   
3.
大凌河流域在1993年被国家列为重点治理区后,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治理理念,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0多年来,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近5亿元,投入人工6万个工日,动用土石方1.6亿m3,对200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近2 000 km2。治理后,项目区年蓄水量达16 231.79万m3,年保土量达759.7万t,林草覆被率由16.3%提高到58.9%,区域经济由传统的以粮为主的种植业向林业、果业、畜牧业、工副业等多元化发展,生态产业型农业已具规模。  相似文献   
4.
通过逐月监测2016—2020年大凌河水质总氮,利用卫星遥感反演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总氮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生植物、水产养殖、地表径流、社会经济、重点工程、干湿沉降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凌河总氮浓度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上呈现出秋季和夏季低、春季高的特征,该变化特征与河流水生植物腐烂分解情况、周期性生长旺盛以及支流总氮浓度保持一致;从空间上,从上游到下游总氮浓度呈递增趋势,水体自净能力和上游来水共同决定了这种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受土壤侵蚀影响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科学评估与防治流域水土流失风险,依据大凌河流域1960—2020年典型气象站点日降水数据,应用R/S分析、小波分析和ArcGIS空间差值等方法分析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年内分布不均,其中7、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31.03%和22.69%,降雨侵蚀力占全年的49.93%和26.74%;年均降雨侵蚀力为1 081.53(MJ·mm)/(hm2·h),侵蚀性降雨量494.1 mm,年际降雨侵蚀力整体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未来也将持续增大,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第一主周期为18 a和28 a;从空间上,自西北向东南大凌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均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凌河是与辽河并列入海的一级河流,因近100年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采伐和其他生态破坏,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日趋恶化。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0%以上,旱涝灾害频发。综合分析大凌河流域自然和人为干扰引起的植被景观变化与全境内土壤类型与气候因子、水分因子之间互作的关系为核心,揭示流域尺度上植被景观与流域景观群落化、多样化生态恢复的方法,提出朝阳境内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行政区划级别上的优先级。用多种手段来因地制宜地进行可持续性的生态恢复。为朝阳地区类似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敖汉旗从1996年开始,探索利用生物措施治理沟河道技术,形成了在沙棘带防护下,以林业开发为主的沟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找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治理之路,并在宝国吐乡、贝子府镇等五个乡镇为主的大凌河上游和孟克河中游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凌河西支堤防工程,在软基基础处理方面采用高强机织布水平铺设,对机织布进行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进行铺设填筑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大量资金,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护堤、滨水景观、绿色湿地、改善水质等几个方面提出凌海市治河的新理念,把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景观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土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筑防洪保安、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系统管理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细河是大凌河下游左侧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阜新县他本扎兰乡的骆驼山西麓,贯穿阜新市区,于义县复兴堡汇入大凌河,全长113km,流域总面积2932km2,阜新境内流域面积2290km2,河长98km,细河干流在阜新市中心穿过,流经阜新市所辖的6个县区,23个乡镇。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细河为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