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64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林业   4205篇
农学   1507篇
基础科学   5940篇
  940篇
综合类   21373篇
农作物   1006篇
水产渔业   1099篇
畜牧兽医   6152篇
园艺   2033篇
植物保护   345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806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605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1130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929篇
  2016年   1090篇
  2015年   1056篇
  2014年   2306篇
  2013年   1851篇
  2012年   2455篇
  2011年   2877篇
  2010年   2517篇
  2009年   2682篇
  2008年   2470篇
  2007年   2367篇
  2006年   2825篇
  2005年   2876篇
  2004年   3097篇
  2003年   3201篇
  2002年   1564篇
  2001年   1792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江西省县域数字农业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江西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江西省数字农业发展存在数据服务配套不完善、小农户应用困难以及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提出应加强数字农业信息服务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强化政策顶层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面梳理了历年我国农药监管的相关政策,系统分析了农药减量监管政策实施的理论需求和现实要求,并基于我国农药用量和粮食产量趋势、农药残留及农药致病等事实数据进行了补充分析.结果 表明:纵观我国农药政策的演进,农药的监管日趋严格,农药减量政策契合理论和现实需要.事实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口粮安全有了"量"的保障,但农药残留等"质"的问题仍需足够重视.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实施和推进针对性的农药减量监管政策,实现农业"量"与"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8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开展区域试验观察,连续3年试种,发现其果穗圆锥形,较紧凑,平均单穗质量460.19 g;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平均单粒质量10.15 g;果肉硬脆,草莓香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鲜食品质优良;不裂果,耐贮运;未见明显病虫害。"天工墨玉"葡萄适宜在福建避雨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4.
5.
针对食用菌产业中出现的菌种选取不精,产量过剩,加工发展缓慢和环境污染以及技术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财税激励政策,重点推进食用菌产业全面的转型升级,切实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市场状况,总结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限制因素,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财税激励政策建议,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杰 《中国食用菌》2020,(3):I0027-I0027
最近几十年,我国正经历一个飞跃式的黄金发展期。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其中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最为亮眼。然而在现在这样一个工业和科技的黄金发展年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变得缓慢甚至有些倒退。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来推动其发展,在这期间,中国的农业迅速发展,但是"三农"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政府及相关学者一直在探索。实践表明,信息畅通是保证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新闻的传播为我国的农业对接最新科学技术提供了可能,迅速反应政策和文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当前阶段,社会整体发展迈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其发展形势、管理水平与效益创造价值直接关乎到我国小康社会的实际建设水平。在新农村政策广泛实行的环境下,农业产业的规划与经营管理需要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调整,针对当前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应从长效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合理优化,为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枫 《农学学报》2021,11(9):92-96
经济林良种是经济林产业的“芯片”,是经济林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物质基础。完善经济林良种推广政策,是实现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系统梳理全国经济林良种推广现状,指出经济林良种推广中还存在着良种使用率不高,经济林低产低效;部分经济林良种存在超范围推广;良种审定过多,结构性过剩和种植品种过多,对接生产加工不畅等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从以种植为目标的良种推广转变为以生产加工等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良种推广思路。从优化良种供给、加强良种推广的宏观指导、强化科技支撑和宣传培训、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和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创新联盟的作用等方面给出优化经济林良种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提升教学质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及素养三大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该教学法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以"国际商法"课程互动式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目标、路线及教学实施评价等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改革探索,并结合学生的对比试验数据证实了该方法在提升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最后从提升认知和参与程度、提高内容设计及强化平台建设等3个维度提出了推进互动式教学改革与互动教学方法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作为在宪法中崭新宣示和确立的法理念,凸显生态环境价值的高度性、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性。草原生态环境是承载"美丽中国"法理念的战略领域和空间。"美丽中国"法理念是指导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保护的重大法理念,要按照"美丽中国"法理念的要求全面提升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及其实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法治的战略定位;完善草原产权制度、草原产业制度、草原公共设施和产品投入建设制度、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草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等;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到位性和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