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0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534篇
林业   573篇
农学   350篇
基础科学   828篇
  669篇
综合类   1320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593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saddle panels,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the horse's back, are likely an important element to optimize the fitting of the saddle, the comfort of the horse, and subsequently, the pain management in dorsalgic hors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saddle panels on the horse's back, by evaluating a prototype saddle (comfort panels: CP) compared to a standard saddle (STD). The horse's back movements were measured using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 (IMUs) fixed at the levels of thoracic vertebrae T6, T12, T16 (under the saddle) and lumbar vertebrae L2 and L5. The centers of mass (COMs) of the horse and the rider and limb's protraction-retraction angles, pressure between saddle and horse's back, and force on the stirrups were measured using respectively 2D motion capture, pressure mat and force sensors in the stirrup leather. Three horses were trotted at the rising trot (sitting: left diagonal-rider seated; standing: right diagonal-rider standing) by the same rider. To compare saddles, linear mixed-effects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he estimated means (SE) were calculated. During sitting phase, pressure in the cranial and middle areas of the sadd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or CP compared to STD (+0.9 (0.2) kPa and +1.0 (0.1) kPa, respectively) whereas caudal pressure decreased (−1.8 (0.4) kPa). Concurrently, the range of motion of angles T12-T16 and T16-L2 under the sadd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8 (0.2)° and +2.3 (0.3)°,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difications of the panels' shape not only affect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but also the kinematics of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regions of the equine back.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了一种在线测量混炼胶粘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模糊建模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混炼过程各因素对胶料粘度的影响,建立起胶料粘度的在线测量模型.在模糊建模中,采用T-S模型描述胶料粘度变化的非线性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判别的模糊聚类算法以自动确定合适的聚类组数目,并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全局参数,从而获得了规则简化的、具有较高精度的模糊模型.根据此方法,设计了测量装置,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糊模型输出与实验室测量值基本一致,平均误差较低且最大误差未超过1门尼.该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橡胶混炼的生产效率,为粘度最优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力学原理,分析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筒式结构定向倾倒的切口高度和切口角度.  相似文献   
5.
将土、基础及上部结构物视为一个整体,在计入土的弹性抗力后对多跨无铰拱和连续刚构的上下部结构进行联合计算,并给出了算例,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惠健 《农机化研究》2005,(6):154-155,158
专用电机扭矩测量仪器精度高,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误差。步进电机扭矩测量试验台系统采用单相交流电机作负载,使用标准扭矩仪对该系统进行标定来对待测调速电机进行扭矩测量。为此,介绍了一种电机扭矩测量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组成扭矩测量与显示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电机扭矩在线测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对电路电测方法进行了论述。在微通信工程中,需要获得障碍物的位置和高度,最合理的天线高度组合和障碍物绕射损耗等参数,为此论述了微波电路电测方法及技术要求。在大庆-秦皇岛输油管道通信工程中采用了A,B测试法进行测试,得到高度-损耗曲线。这种曲线给出相对自由空间接收电平与收,发天线高度之间的关系。在测试所得的高度-损耗曲线与断面图相结合的基础上,由绕射损耗计算公式推出了几种常见障碍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目前对木瓜剖半设备研究较少,剖切方式不合理,切割效果差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新型木瓜剖半机。该机切割方式选用滑切切割的方式,由运料系统、切割系统、出料系统组成,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为此,计算了滑切角、切割角等主要切割参数,并给出了新型剖半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表明:该机切割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散养成乳牛舍环境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栋散养成乳牛舍为对象,系统地测定了舍内外的气温、气湿、风速、辐射强度、黑体温度及屋顶热流量。结果表明:从6月1日—9月10日,舍内旬均气温都在23.43℃以上,舍内14:00气温旬均值都在28℃以上,舍内旬均THI都超过71.71;屋顶热流量曲线的斜率很大、峰值出现于14:00,并且与舍外黑体温度呈高度的正相关;舍内与舍外的黑体温度、辐射强度分别呈中等以上的正相关;冬季舍内寒冷,同时受舍外气流影响大。笔者认为,通过增加牛舍高度、先用高热阻屋面材料和冬季防风可望改进此类牛舍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确定插齿刀廓形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由插齿刀前锥面和螺旋面方程确定的母面廓形,提出了保证插齿刀原始廓形角的3个条件,由此推出了计算廓形角的3种方法,得出了廓形角及基圆半径的计算公式,然后对3种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计算表明第3种方法误差较小,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