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断开创我国同位素示踪技术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子元 《核农学报》2003,17(5):325-327
在新时期 ,实现中国同位素示踪技术农业应用研究的创新体系 ,主要从以下 4个方面着力 :( 1 )进一步强化主攻方向 ;( 2 )进一步转化科研成果 ;( 3)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 ;( 4 )进一步优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韭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韭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筛选15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36份韭菜种质资源建立起DNA指纹库,扩增指纹多态性比率达96.3%,是韭菜种质资源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出3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为0.60~0.82,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见,ISSR分子标记是进一步开展韭菜种质资源DNA指纹库构建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浅议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下水资源丰富。多年天然平均补给量478.41亿m3/a,枯季排泄量达258.68亿m3/a,已开发利用量仅为25.031亿m3/a。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着重以普定县为例,提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5种主要模式,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家禽生产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结合<家禽生产技术>课程特点,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及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出式蔬菜钵苗打孔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回转式蔬菜钵苗扎穴移栽机构破坏钵体完整性、穴口不对称造成栽植直立度差、打孔和栽植过程同时进行影响栽植质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探出式蔬菜钵苗打孔移栽机构。该机构可交替实现打孔和栽植过程,移栽臂栽植时,打孔器在前一株钵苗栽植位置完成打孔,保证了栽植时序且穴口对称,土壤回流均匀,有利于保证栽植直立性。在取苗位置执行探出式夹取苗钵动作,以保护苗钵基质的完整性。基于探出式蔬菜钵苗打孔移栽机构的运动学机理分析开发了优化设计软件,并完成了优化设计。开展了移栽机构的虚拟仿真试验和系列台架试验,分析了在取苗、打孔和栽植等关键位置的位姿。轨迹与位姿验证试验表明,该机构形成的特定轨迹和位姿可依次完成取苗、输送、打孔和栽植等动作。取苗试验表明,该机构可实现探出式取苗,有效保证了蔬菜钵苗基质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疆扁吻鱼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观察新疆扁吻鱼的基本组织结构,总结切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利用组织学石蜡切片技术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扁吻鱼各个组织结构。结果显示:新疆扁吻鱼的鳃丝由两排鳃片组成,每根鳃丝的两侧又着生许多细小的鳃小片,染色后可看见出鳃动脉和入鳃动脉,扁吻鱼的肌肉切片要比鳃切片更清晰,可看见肌纤丝和结缔组织间隙毛细血管的存在,扁吻鱼的肝脏细胞较大,核仁大而明显,细胞排列紧密,本实验对新疆扁吻鱼的鳃、肌肉和肝脏的显微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新疆扁吻鱼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组织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以川酒为代表的浓香型大曲白酒目前主要的几种生产工艺原窖法、跑窖法、老五甑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原窖法工艺基础上吸取了其它两种工艺优点,提出了通过延长发酵周期、双轮底糟发酵、人工培窖和加速窖泥老熟、回窖发酵等改进工艺的措施,在发酵和蒸馏上做到扬长避短,从而使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之目的。为浓香型大曲白酒生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和“双证书制”培养模式。以此同时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区域性特色不明显、人文关怀不够、教学改革与建设不力、模式难以适应生源不一的要求、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将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社区学院,综合化树丛型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朝着多元目标引导型、弹性学制型、过程探索型、双元主体型等新模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秦巴山区药用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现场抽样调查与研究的方式,对秦巴山区5省、52个市(县)的药用动物资源与养殖现状的调查表明,秦巴山区药用动物资源丰富多样,估计共有6个门、15佣纲、49个目,79科,218种,本次调查初步了目前秦巴山区药用动物资源的家族,而且,还提出了今后保护药用动物资源及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药用动物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为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契机。文章分析了当前课程网络资源利用状况,从理念更新、功能完善、教学评价、规范管理、资源推广等方面对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