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9篇
  79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潜叶蝇在北方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发生和为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11月潜叶蝇在日光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其中5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是为害高峰期;一日中9:00~11:00、13:00~15:00是潜叶蝇成虫为害高峰期;3月下旬、6月上中旬潜叶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CO_2浓度的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 3a(年 )的研究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在整个生长期内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不同 ,日光温室内的CO2 浓度 11月和 3月较高 ,5月较低。各时期日变化基本相同 ,但变化幅度因季节而异 ,上午随Pn的逐渐增大而下降 ,中午 12 :0 0~ 14 :0 0时降至最低 ,下午又随Pn的减小而缓慢回升。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呼吸是影响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机肥施用量对室内土壤呼吸和日光温室CO2 浓度有较大影响 ,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 ,室内CO2 浓度基本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 ,无须补施 ,如果在作物生长期间再定时随水向土壤中冲施有机肥 ,效果就更好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远东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11+127-111,127
选择抗病、耐低温、高产优质的品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在日光温室内建造苗床育苗,幼苗出土前,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保持16~20℃。起垄定植,当幼苗三叶一心,苗龄25~30d时即可定植。定植后管理:浇一次大水、吊蔓、落蔓、肥水管理、温度控制、蘸花保果等等一系列措施。生长期要进行全面病虫害防治,以达到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GPS定位取样测试、ACIGIS软件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0~20 cm表层土壤中,不同种植模式的氮、磷、钾养分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种植番茄—架豆、番茄—辣椒电导率最大,为1.97 ms/cm;种植番茄—架豆盐分最高,为11.9 g/kg;种植人参果CEC最大,为16.87%。在20~40 cm土壤中,种植番茄—辣椒电导率最高,为2.59 ms/cm;种植小乳瓜盐分最大,其值为17.9 g/kg;种植人参果CEC最大,为19.94%。  相似文献   
5.
郭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83-9184
古河洛地区,即黄河与洛水交汇之流域,远古及夏商周先民在这片中华民族的中原腹地开创灿烂农业文明的同时,开创了领先世界的历法文明。他们以卓越的智慧造就了天象历法、干支纪日和四分历法,以及24节气历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河洛文明不断向域外扩展,气象历法也紧跟民族融合的步伐传入台湾地区,在该地区生根生长,发挥着其独特的动能。台湾历法文明根在河洛。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茄子冠气温差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研究了日光温室内茄子冠气温差的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主要气象因子与冠气温差之间的数量关系。深入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日光温室内茄子冠气温差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方程,得出了诊断茄子水分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内外遮阳对连栋塑料温室内光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借助热辐射理论 ,在分析太阳辐射在温室内的传播过程基础上 ,建立了一种连栋塑料温室在无遮阳、内遮阳和外遮阳情况下的光环境模型 ,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讨论了边缘效应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边缘效应时 ,内、外遮阳条件下温室内的光环境基本上无差异 ;而考虑边缘效应时 ,外遮阳具有相对较好的光照环境 ,在遮阳网透射率低时更为明显。实测结果与模拟值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甜椒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根区温度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冬春季低温胁迫、土壤连作障碍、单产低和水肥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栽培方法——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方法(soil ridge substrate-embedded cultivation,SRSC),并在早春季节,研究了两种模式的SRSC[嵌槽式垄(SRSC-P)和嵌膜(铁丝网槽支撑)式垄(SRSC-W)]及土垄(SR)和单一基质槽垄(NPG)栽培下的甜椒幼苗根区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栽培垄根区温度与温室内、外的气温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室内和栽培垄根区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室外提高8.07℃和10.93℃,夜间分别提升9.90℃和14.81℃。在夜间低温阶段,SRSC-W维持根区较高温度的能力相对优于SR和SRSC-P,其根区平均温度分别比SR和SRSC-P高1.34℃和0.52℃;在白天高温阶段,SR、SRSC-P、NPG、SRSC-W最高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8.06℃、27.21℃、29.93℃、26.05℃,SRSC-W抗高温效果最佳,NPG抗高温效果最差。阴天条件下,栽培垄的蓄热保温性能比晴天条件下差。SR白天和夜间的中心根区平均温度皆高于外侧,但SRSC-P和SRSC-W白天外侧温度高,夜间中心根区温度高。栽培垄北部根区温度高于南部根区温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其中SRSC-W栽培模式的南部中心根区温度和北部中心根区温度差异相对于其他处理最小。此外,SRSC-W中心根区温度变化滞后时间最长,温度缓冲能力强。总之,SRSC-W栽培方法维持早春季节夜间甜椒根区温度能力和对低温及高温胁迫的缓冲性最强,且成本低,在日光温室抗低温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设施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室环境因子密不可分,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而病害发生又与高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系统分析了日光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以及气体环境等特点,结合大棚的室内外环境特点,研究分析日光温室环境调控的关键技术。从加温、降湿、增加光照强度和补充二氧化碳等几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进行温室环境调控,实现设施作物栽培的优质、高效生产,为日光温室的实际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华北地区3个典型站点(山东省莒县站、河南省郑州和南阳站)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玉米生长期间Angstrom-Prescott模型、Ogelman模型、Bahel模型、日照百分率和气温日较差综合模型(简称综合模型)和刘可群等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的相对误差,分别将该5个模型估算结果和太阳辐射实测值(依次命名为模拟方案1-5和模拟方案0)输入APSIM玉米模型,计算各模型驱动APSIM玉米模型模拟产量的相对误差,分析由于太阳辐射估算误差对模型产量模拟结果造成的误差传输。结果表明,5个日太阳辐射模型在生长期内的平均估算误差(εi)在莒县站以A-P模型最小,在郑州和南阳站点以综合模型最小;各辐射估算模型对APSIM模型的产量模拟结果均有明显影响,综合模型模拟结果最好,其驱动APSIM模拟的玉米产量误差最小;5个辐射模型估算误差对APSIM模型模拟玉米产量的误差均有放大效应,Angstrom-Prescott模型、Ogelman模型、Bahel模型、综合模型和刘可群等模型辐射误差分别以2.23、2.28、1.63、1.85、1.90倍传输到APSIM玉米模型模拟的产量误差,可见,一定要重视辐射模型的选取和辐射模型经验系数的确定;评价5个辐射模型的误差传输到产量的误差,要综合考虑辐射模型本身的误差和辐射误差传输到产量误差中放大的效应两方面的影响,综合模型传输到产量的误差最小。因此,在华北地区无太阳总辐射实测值的地区使用APSIM模型时,本研究推荐辐射方案4即综合模型为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