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其伟  李天生 《林业科学》1992,28(4):372-375
随着对松毛虫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需要实用有效的昆虫群体标记法。前人曾经应用有机染料对松毛虫成虫进行体外标记。这种标记色仅能使成虫被标记,不能保持到下一代。放射性同位素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昆虫标记手段,但需要有专门的检测仪器,并对人体有害。比较各种标记方法后知,染料饲喂标记法——用活性染料与食物混合标记昆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苏丹蓝染料(SUDANⅡ 670)是一种新型染料,具有脂溶性,能使昆虫体内脂肪体着色。松毛虫目前尚无人工饲料,用苏丹蓝喷洒松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动物园小熊猫馆5只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增加多组合高度栖架、矮凳结合改变放置食物的方式进行环境丰容,比较环境丰容前后小熊猫行为的变化,采用SPI指数(the spread of participation index)比较丰容前后动物空间利用度的变化,采用空间利用率比较小熊猫对不同区域空间利用率的变化和喜好程度,评估丰容的效果。结果表明:小熊猫在丰容前主要以休息行为(46. 99±21. 78)%、取食行为(16. 68±6. 64)%、刻板行为(12. 09±24. 18)%为主,通过丰容,攀爬行为(3. 49±1. 86)%显著增加(P <0. 05)。丰容后所有小熊猫的SPI指数均降低,空间区域利用的个数从丰容前的20个增加至29个。丰容显著提升了小熊猫对于展区第3层(0. 7—1. 5 m)区域的空间利用率,在丰容设施所在区域标记行为发生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解明高能重离子射线辐照家蚕生殖腺所产生的突变效应,以不同剂量的12C^5+射线分别辐照家蚕幼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性别的生殖腺部位,以次代幼虫斑纹突变为依据鉴定辐照后代的突变率。结果显示,高能12C^5+射线辐照家蚕幼虫生殖腺部位,可以高效诱发后代突变,对于同一发育阶段的幼虫,在1~9 Gy剂量范围内,造卵数及产卵数随幅照剂量增加而减少,而后代斑纹突变率在1~5 Gy剂量范围内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升高;与熟蚕相比,4龄第3天幼虫辐照后诱发的后代突变率较高;家蚕幼虫辐照后诱发的突变率存在性别差异,雄性的突变率高于雌性。结果表明,对家蚕生殖腺部位进行重离子射线辐照是获得家蚕突变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Predators and parasitoids move through the landscape at a wide range of rates and over a broad range of spatial scales. Understanding the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beneficials'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for classical, augmentative, inundative and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It is a key practice,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classical' (exotic) and augmentative (indigenou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to assess whether they have becom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also to what extent the agent has spread from the release points. It is important in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to understand the role that natural enemy movements play in the improvement of pest control achieved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pollen, nectar, shelter and/or alternative prey/hosts. Other aspects of predator and parasitoid movement pertinent to biological control are the role refugia play in influencing, via natural enemy movements, control of pest population numbers. In these areas and others, some form of marking and/or tracking of insect predators and parasitoids is usually required so that movements can be studied. This special issue considers the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of marking and tracking techniques, through up-to-date reviews written by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researchers who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study of predator and parasitoid ecology.  相似文献   
5.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 RFL P、AFL P、RAPD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构建了许多作物的分子遗传图谱。植物营养性状一般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其遗传机制采用传统的方式很难研究 ,而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并利用有关的分子图谱则可以对这些复杂的数量性状进行比较方便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营养性状中的应用还不太普遍 ,主要集中在植物耐低养分胁迫和耐矿质元素毒害等几方面。本文介绍了主要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一般方法 ,分子标记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露天停车场的现存弊端,运用环境心理学进行分析,从中心景观、铺装、绿化、标识、照明5个方面提出设计建议,提升露天停车场的景观效果和使用性.  相似文献   
7.
曼氏无针乌贼荧光染色标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高效的标志方法,为更加准确地评价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的效果提供技术保障.以曼氏无针乌贼为试验对象,利用茜素络合物(ALC)浸泡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其内壳进行标志.设置5个浓度梯度组和2个时间段,测量并观察曼氏无针乌贼胴背长、体质量及存活率.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尾饲养于直径2.5m的圆形水泥池内,分别在染色后5、12、19、26 d进行随机取样并对标志曼氏无针乌贼进行高温处理5 min,解剖出内壳观察标志色保留状况.最佳染色剂浓度和浸染时间分别为90 mg/L和24 h;曼氏无针乌贼胴背长和体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26 d后内壳标志色依然清晰保留初染时的椭圆形粉红色,高温处理前、后着色部位的范围和颜色均未发生变化.ALC荧光染色标志法兼具体内标志和外部可见的双重效果,标志曼氏无针乌贼的存活率和标志色保持率均为100%.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高效,能进行批量标志处理,是一种理想的曼氏无针乌贼标志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介绍了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分析方法,并对其在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甘蔗种植机漏播监测与标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用于实时切种式甘蔗种植机的漏播监测与标记系统,采用光幕传感器监测蔗种下落情况,漏播发生时漏播标记装置用石灰在漏播的蔗垄旁边标记出漏播位置。该系统在室内试验台及田间种植机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监测到的蔗种种距与人工测量种距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为0.991。田间试验中漏播标记的起点与实际漏播起点之间距离偏差Qp的均值为-83 mm,标准差为216.1 mm。相应的漏播终点偏差Zp的均值为-63 mm,标准差为155.6 mm。试验表明,该系统标记的漏播位置可以为人工补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分别浸泡标记70 d和170 d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设置了5个浓度组和3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ALC对半滑舌鳎70-170 d苗种的耳石染色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存活率和标记效果,ALC浸泡标记半滑舌鳎苗种耳石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 (36 h浸泡处理)和150 mg/L(24 h浸泡处理).相同浸泡时间下,随着ALC浓度的增加,耳石上标记信号强度增加,但实验鱼死亡率升高;相同浸泡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耳石上标记信号强度增加,实验鱼死亡率也会升高.对标记的170d苗种进行养殖实验,每30 d取样矢耳石进行观察,发现4个月后实验鱼生长良好,且耳石荧光信号仍可清晰检测到,表明ALC在半滑舌鳎矢耳石上形成的荧光标记可长期存续,标记效果好.研究结果可为半滑舌鳎大规模标志放流及早期生活史研究提供群体身份识别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