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642篇
农学   177篇
基础科学   118篇
  271篇
综合类   1052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429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summer and fall freshwater rearing habitat use by juvenile coho salmon (Oncorhynchus kisutch) in the quickly urbanising Big Lake drainage in south‐central Alaska. Habitat use was assessed by regressing fish count data against habitat survey information across thirty study sites using generalised linear mixed models. Habitat associations were examined by age‐0 and age‐1+ cohorts separately,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compare habitat use across different juvenile coho salmon life stages during freshwater rearing.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ge‐0 cohorts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hallow, wide stream reaches with in‐stream vegetation, whereas age‐1+ cohorts were associated with deeper stream reaches. Furthermore, associations between fork length and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cohort‐specific habitat use patterns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attributable to fish size. Habitat use information generated from this study is being used to guide optimal fish passage restoration planning in the Big Lake drainage. Evidence for habitat use partitioning by age cohort during freshwater juvenile rearing indicates that pooling age cohorts into a single “juvenile” stage for the purposes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may mask important habitat use dynamics.  相似文献   
2.
台江采育场竹木混交林丰产措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江林业采育场现有竹木混交林进行施肥和土壤垦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虽有一定增产效果,但经方差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土壤垦复措施的增产效果,以深翻加施肥的新竹产量最高,锄草松土居第二,单纯深翻并不理想,效果不如劈山抚育。因而,新兴竹木混交林应以调整竹林结构和护笋养竹为主,每年锄草松土即可达到材用丰产林标准,不宜盲目深翻、施肥。  相似文献   
3.
 以狗牙根和草地早熟禾为材料,用二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9个不同播种比例混播草坪的种群性状进行研究,建立了草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一致性与狗牙根和草地早熟禾播种量之间显著相关的回归模型。确定了影响草坪性状的主要因子,优化了混播草坪的最佳播种量。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混合态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纯态和混合态的最小不确定性和压缩效应.虽然最小不确定态必定是纯态,但在某些并非最小不确定态的纯态或混合态中,依然可 以实现力学量不确定度的压缩.还给出了普通统计学的不确定关系,它们不涉及量子相干性却与量子力学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具有相似的数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得到了两类混合变元中立型微分方程的解的某些新的振动准则,大大改进了〔[5,7-9〕的结果.并推出了变系数的混合中立型方程.  相似文献   
6.
在精料用量相同、定量采食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粗料配合、不同加工方法对幼龄波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粗料为35%稻秆粉、15%砻糠的 号全混合颗粒料在本次试验中的效果最为突出。与粗料为青草的日粮1相比,试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48.4%(P<0.05)和27.9%,且每千克增重饲料费用降低41.5%;与粗料为稻秸散料的日粮2相比,试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53.3%(P<0.05)和26.9%,且每千克增重饲料费用降低30.9%。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Long‐term experiments are a classical case of repeated measurements. Traits are measured on the same experimental unit over many years so that correlations aris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s made on the same plot in consecutive yea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alysis of a three‐crop‐rotation long‐term experiment. We analysed the yields of the crops and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topsoil over 30 consecutive years. Several variance–covariance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trait‐specific best fit is interpreted. Mixed model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periment. Both yield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how a more or less pronounced variance heterogeneity. Especially for yields, the heterogeneity of cycles and years is dominant. The consideration of correlations results in a better model fit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8.
樱桃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与解剖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3个甜樱桃栽培品种佐藤锦、斯坦勒和那翁为试材,研究了新梢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Pn)变化及叶绿素(Chl.)和比叶重(SLW)对其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Pn的关系。结果表明:樱桃枝条不同叶位叶片的Pn呈单峰曲线变化,枝条中上部的叶片Pn较大,且有较高的稳定性,叶片发育和生理成熟度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Pn出现单峰变化的重要因素;Chl.含量随着叶片的发育而增加,叶片成熟后,叶片Chl.含量与Pn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叶位叶片SLW与Pn表现显著正相关;樱桃不同品种间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与Pn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农药混配室内毒力测定的一种实验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杀菌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设计,笔者借且作杀虫剂混配室内毒力测定,该实验设计具有覆盖面宽,成功率高,工作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2001年4月6-8日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若干天气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锋面气旋型”沙尘暴过程中,气旋冷锋是引发强沙尘暴的主要系统,冷锋过境对沙尘暴的触发作用远强于气旋发展。冷锋的动力学特点决定其常与强沙尘暴伴随。影响沙尘暴的诸多天气因素中,影响地面大风形成的有效动量下传机制为高空急流下沉支使高空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其下方形成的深厚混合层使这一动量继续下传到地面。“混合层”从本质上反映了有利沙尘暴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深厚混合层的是否形成很大程度决定着沙尘暴的强度。本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这也是特强沙尘暴仅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而不是下垫面条件更为适宜的内蒙古西部的原因。混合层空气的平流对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深厚混合层的形成具有相当的贡献,其影响程度与地形分布密切相关。地面热通量试验表明地面加热对冷锋过境时上升运动的强度、深厚混合层形成、高空动量下传等具有重要影响,并因此影响沙尘暴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