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8篇
  39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勇 《农机化研究》2006,(4):167-169
石河子及周围垦区的土壤粘重且呈盐碱性,由于犁底层的存在,土质很难得到改善。而深松作业则是打破犁底层的主要农业技术措施之一。为此,论述了IZSS-600-3型振动深松鼠道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为机具今后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大树进城”之风形成的背景,对“大树进城”的弊端与危害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大树进城”之风难以遏止的原因,提出了“控两头、掐中间”、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反转旋耕灭茬机刀片的功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旋耕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耕耘机械.人们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正转旋耕方式和正转刀片,对反转旋耕方式及其刀片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对其中的一些性能和适用条件尚未完全了解.为此,分析了旋耕过程中不同的旋耕方式对于旋耕功耗以及各种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在一定渠道条件下的旋耕方式,为设计出合理的刀片形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MDT的犁壁曲面双样板曲线近似展开法,在MDT平台上直接用直线投影法求样板曲线,并直接将正视图投影到三维犁曲面上求各元线实长,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该方法已用于双翼翻土防漏耕犁的设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及147kW以上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依赖进口的现状,研制了1LFT-555型液压翻转栅条犁。该机翻转可靠性高,操作简单,主犁体采用栅条式结构,翻垡覆盖效果好,耕作阻力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和不同功率及多种轮距的拖拉机配套使用,作业速度可达10.8km/h,犁耕作业效果好,在棉花地和水稻地的耕深稳定性系数及耕宽稳定性系数均达到了95%以上,在棉花地的碎土率也达到了90%以上。该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为147kW以上拖拉机提供了配套犁耕机具。  相似文献   
6.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water percolation on the nutrient status in paddy fields,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tions, anions, inorganic carbon (IC), and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in percolating water that was collected from just below the plow layer (PW-13) and from drainage pipes at the 40 em depth (PW-40), as well as in irrigation water were measured in an irrigated paddy field. Total amounts of Ca, Mg, K, Fe, and Mn leached from PW-13 during the period of rice cultivation were estimated to range from about 390 to 770, 65 to 130, 33 to 66, 340 to 680, and 44 to 87 kg ha-1, respectively. Amounts of losses that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put by irrigation water and the output by percolation water from the plow layer corresponded to 11 to 26, 22 to 47,5.9 to 12, and 13 to 26% of exchangeable Ca and Mg, amorphous Fe, and easily reducible Mn in the plow layer,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 Mg, K, Fe, and Mn in PW13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W-40. The amounts of these nutrients that were retained in the subsoil between the 13 em and 40 em soil depth corresponded to 83, 86, 61, 99, and 89% of the amounts that percolated from the plow layer, respectively. Total amounts of IC and DOC that percolated from the plow layer ranged from 750 to 1,500 and 85 to 170 kg-C ha-1, which corresponded to 5.0 to 10.0% and 0.6 to 1.1% of the total carbon content in the plow layer, respectively. Eighty eight % of IC in the percolating water from the plow layer was also retained in the subsoil.  相似文献   
7.
心土培肥犁改良瘠薄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根据心土培肥的改土技术要求研制出心土培肥犁,并分别在瘠薄黑土和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开展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明确自主研发的心土培肥犁改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对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广泛应用到低产土壤改良提供机械及技术支持。试验设深松、心土培肥和常规对照耕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心土培肥和深松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土壤理、化性质,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后效不完全一致;心土培肥降低土壤抗剪强度后效明显,碳酸盐草甸黑钙土10~30 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比对照降低6.65~12.16 k Pa,黑土比对照降低8.20~11.31 k Pa,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改土后效果明显,黑土改土后效长,心土培肥改土效果优于深松;土壤容质量和硬度趋势同上;心土培肥提高土壤透气系数为2.78~14.28倍,饱和导水率为2.38~11.62倍;深松和心土培肥可提高下层土水分消耗比例,30~60 cm土层耗水量为心土培肥区深松区对照区,心土培肥耗水量比照高10%;心土培肥处理可提高土壤磷含量和供磷强度,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供磷强度比对照分别提高4.19~5.17倍和4.96~17倍,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高于黑土;心土培肥可提高玉米产量,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心土培肥增产幅度为6.82%~18.01%,黑土增产幅度为6.45%~11.18%,平均增产效果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薄层黑土,但黑土持续增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以1LF435A型翻转式双向犁为例,建立了立式油缸翻转机构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运用提出的6步翻转理论对其翻转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在6步翻转理论的基础上,以成功越中时液压油量的需求最小为目标函数,对翻转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手扶拖拉机配套驱动式圆盘犁研究过程中有关参数确定等设计内容。研究结果可供手扶拖拉机配套驱动式圆盘犁产品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反转旋耕刀滑切角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反转旋耕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计算表明:反转旋耕刀滑切角的意义及方程与正转旋耕刀相同,可以按照统一的方法描述旋耕刀滑切角的特性,并计算其大小。由于工作范围不同,反转旋耕刀滑切角是从大逐渐减小的,其变化规律与正耕刀不同。如果反旋刀入土时不能满足滑切要求,则在整个切土过程中都不满足滑切要求。在切土阶段,反转旋耕刀的动态滑切角大于正转旋耕刀,但由于反转旋耕切草类似于无支承切割以及反旋刀抛土性能差等特点,反转旋耕刀的缠草总是仍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