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2-16684
介绍了博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的划分,根据以热量指标为主以干燥度指标为辅的原则将博山区划分为4个农业气候区,其中第4农业气候区又划分为2个亚区,并对各个气候分区的范围、气候资源状况、适宜种植作物及发展方向、面临的气象灾害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粮食作物应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是博山一年两熟制最有保证的地区,靠近城区的乡镇大力发展蔬菜生产;Ⅱ区是博山仅次于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境内热量条件可以满足桃、猕猴桃、苹果等果树的生长,以及旱田西红柿、大白菜的生产和黄烟的种植,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下,重点形成了石马鲜桃,郭庄长茄、北博山黄烟、大白菜、以源泉为主的猕猴桃生产基地;Ⅲ区以旱作物农业为主,热量条件能够满足两年三熟制的要求,粮食作物组合应以春谷子+小麦+早熟玉米为主,重点发展"黑五类"、金银花、桔梗等中药材以及日照绿茶;Ⅳ1区气候寒凉,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要求,因干旱严重,粮食作物应首选谷子作为当家品种,冷凉的气候是种植马玲薯的优势气候条件;Ⅳ2区热量少,坡度大,仅适宜发展林业,树种以油松与紫穗槐或落叶松与椴树混交为好。对于各个不同气候区面临的干旱、干热风、霜冻、冰雹、暴雨等不同的气象灾害,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情况下统筹规划,集约化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才是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栎树生长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薄山林场天然栎树为研究对象,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建其生长模型,对提高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20株栎树解析木数据为训练样本,对所建模型进行训练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网络结构为1:2:3,其总体拟合准确度为98.37%;模型的龄阶准确度最大99.29%,最小93.18%,平均96.52%;胸径、树高、材积的平均准确度分别为97.17%、99.30%、92.30%。总之,所建模型能够满足林业上森林资源调查与预测的精度要求,是一个网络结构简单直观、数学表达形式简捷、使用方便的单输入多输出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3.
有机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有机农业发展为例,着重介绍了博山区在发展有机农业中探索出的“整建制”新模式,并总结了有关经验和启示,以期对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7-2007年3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河南省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87-2007年,薄山林场森林植被总的碳储量从421304.99 t增加到636843.53 t,林分碳密度从94.09 t/hm2增加至113.51 t/hm2,碳储量增加明显;乔木层平均碳密度在2007年达到33.90 t/hm2,高于河南省整体水平,接近于全国水平;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贡献最大的主要是近熟林、成熟林与过熟林,但潜力在于中龄林与近熟林。  相似文献   
5.
河南薄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薄山植物区系的物种丰富度、优势科组成、科属种的特征、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聚类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薄山有种子植物120科410属747种38变种6变型。分析表明薄山种子植物区系中,世界广布成分有42科52属28个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热带成分有49科130属89个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温带成分有29科228属674个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科和世界广布科为多,热带科为温带科的1.7倍;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属的成分是热带属的1.8倍,温带种的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种为热带种的7.6倍。说明本区的植物区系性质是以温带成分为主。图1表6参17  相似文献   
6.
尹立成 《小麦研究》2010,31(1):9-13
植物保护工作关系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随着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现有植保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博山区植保现状,认为新型的植保体系必须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树立植保工作新理念,建设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建立完善有害生物的预警体系,积极推行无害化治理;推广诱杀技术,加强有益生物保护;减少高毒农药使用,推广生物制剂;政府财政保证植保专业经费,乡镇农技人员"实职名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山东博山气候条件对有机农业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方法]从气候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山东博山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与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对有机农作物生育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博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季,光、热、水配合较好,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性较高,土壤、水质优良,植被完整,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区的有力条件。但降水变率大,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光、热、水充沛的有机农作物生长季节内,气象灾害较频繁。[结论]应加快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使暴雨洪水资源化,实现适时浇灌;加快设施有机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相似文献   
8.
薄山林场空气负离子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对位于河南省确山县的驻马店市薄山林场的不同林分类型及水库周边的空气负离子进行了测定,以此评价所在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其与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含量与林分类型、水面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降雨量、森林植被蒸散量,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了薄山林场森林植被的涵养水源量,用“影子工程法”计算薄山林场森林植被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薄山林场森林植被调节水量达到0.29亿m3/a,涵养水源的总价值为2.78亿元/a,其中针叶林与栎类调节水量与涵养水源价值较大;单位面积森林调节水量与涵养水源的价值,针叶林最大,栎类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变化规律,根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森林净生产力测定结果,计算薄山林场森林的固碳释氧量,用碳税法与市场经济价值法估算薄山林场森林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薄山林场森林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的总经济价值为9423万元,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马尾松>栎类>油松>杨树>灌木林>硬阔>湿地松>杉木>水杉>竹林;单位面积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的经济价值,杨树最大,其次是杉木,湿地松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