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25篇
  79篇
综合类   755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513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藜麦不同采收期的饲用价值差异及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择忻藜5号作为试验藜麦品种,播种后分别采集出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藜麦,测定各阶段和各部位的养分组成。结果:干物质含量随着藜麦生长阶段的变化逐渐升高,CP、EE的含量逐渐降低(P<0.05),NDF和ADF的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钙、磷的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藜麦各生长阶段各部位的养分差异较大,在4个生长阶段中,干物质、CP、NDF和ADF在各个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EE只在成熟期各部位中含量差异显著(P<0.05)。藜麦出苗期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其次为灌浆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试验二:选择年龄和体重相近的40头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分别用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藜麦替换对照组50%的玉米青贮,为期30?d。结果:试验1、2组的肉牛AD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3.8%、29.7%(P<0.05),且均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2组的肉牛ADMI显著提高7.6%(P<0.05)。试验1、2、3组肉牛FCR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8.7%、17.0%、7.5%(P<0.05),其余指标未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藜麦各生长阶段和各部位中的养分差异较大,部分替代玉米青贮能有效提高肉牛生长性能,饲喂价值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关键词]藜麦|饲用价值|采收期|肉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全株藜麦的饲料化利用率,寻找其与全株玉米的最佳青贮比,试验共设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为100:0,90:10,80:20等11个组合进行青贮发酵,发酵60 d后测定各组青贮料的体外产气发酵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最佳青贮比例。结果表明,体外发酵至36 h时,各处理组GP趋于稳定,体外发酵减弱接近停止;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该青贮饲料组合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A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以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分析表明,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产气发酵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优质混合青贮饲料在家畜养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差巴嘎蒿--杂类草群落(1)首先是植物种组成数量和密度大幅度减少,继而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急剧下降,四项指标受沙漠化影响的强弱顺序是密度>植物种数量>工>地上生物量;(2)结构趋于简单,功能逐渐消退,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发生更替,群落最终变性;(3)沙漠化演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其连续性变弱,间断性增强,变幅增大;(4)轻度沙漠化时群落稳定性最高,严重沙漠化可导致其稳定性迅速破坏;(5)对沙漠化的危害,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效应和自我适应调节能力,这两个问题有等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苘蒿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茼蒿霜霉病是茼蒿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发生逐年加重。该病发病迅速,严重危害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及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值,影响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华北驼绒藜又名优若藜.蒙名特斯格。属藜科驼绒藜属。多年生半灌木,高30-100cm,多分枝,有星状毛。叶互生.条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雌花腋生,无花被。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种子与胞果同形。  相似文献   
6.
陈凤英 《江西植保》2002,25(4):112-113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属鳞翅目 ,螟蛾科害虫 ,在我省玉米上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是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省余干县2 0 0 1年已见零星发生为害藜蒿 ,2 0 0 2年新建县铁河乡方洲村 2 hm2 藜蒿基地 ,6月中旬见幼虫发生与为害 ,7~ 8月份在藜蒿上暴发成灾 ,1 0月份还有大量的幼虫为害 ,各虫态并存 ,以高龄幼虫为主。据笔者于 2 0 0 2年 1 0月 1 1日在铁河乡方洲村调查 ,虫株率低的为 50 % ,高的达 1 0 0 % ,少数每株有幼虫 1~ 2条 ,多数每株有幼虫 3~ 6条 ,一般可减产 2 0 %~ 3 0 %、重达 50 %以上。1 寄主作物与为害…  相似文献   
7.
广西植物性农药资源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诚华 《广西植保》2002,15(2):29-31
植物性杀虫剂由于具有对人畜及害虫天敌较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等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广泛研究 ,目前已成为新农药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广西地处亚热带 ,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开发植物性杀虫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 1 994年《广西通志》统计 ,广西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共2 88科 ,1 71 7属 ,835 4种 ,占全国已知维管束植物种数 ( 2 780 0种 )的 30 .0 5 %。其中药用植物共约 40 64种 ,占全国药用植物种数 (约 70 0 0种 )的 5 8.0 6%。《中国有毒植物》一书列入有毒植物 1 30 0余种 ,其中360…  相似文献   
8.
习永和 《蔬菜》2002,(3):21-22
藜蒿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民间说藜蒿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助消化、消炎止痛之功效。藜蒿上市期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缺菜季节,同时藜蒿也是一种无公害蔬菜,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种植前景广阔。但是,许多农民缺乏藜蒿繁殖经验,大量购买藜蒿苗种植,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不利于藜蒿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此,特将藜蒿繁殖方法介绍如下。一、枝插法一年中除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都可进行嫩枝扦插,我省宜在谷雨前后进行。选择生长粗壮、充实、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茎秆扦插。具…  相似文献   
9.
黄花蒿粗提物对几种害虫拒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花镐为原料进行浸提,经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Artenisia annua L.粗提物对供试的6种害虫均具有拒食性。其中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赤拟谷盗Thibolium castaneum Herbst、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拒食性极强,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棉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及豇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 也具有较强的巨食性。使用黄花蒿粗提物时,以稀释500倍和800倍效果最好,处理与对照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促生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对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藜麦是一种全蛋白谷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通过藜麦接种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后,测定藜麦在正常及盐胁迫下的生物量变化,探究促生菌对藜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处理后,藜麦根、茎长及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其中11B91处理的藜麦根长与LB 对照相比提高31.19%,茎长与LB 对照相比提高6.26%;11B91 处理的藜麦干质量与LB 对照相比提高300.00%,鲜质量与LB 对照相比提高50.96%。在0、150、300 mmol/L 盐胁迫下,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处理的藜麦幼苗茎长较未经11B91处理的分别显著提高21.54%、49.36%、39.12%( 0.05);11B91 处理的藜麦根鲜质量显著高于未经11B91处理的( 0.05),分别提高182.00%、200.00%、533.00%;11B91 处理的藜麦地上部鲜质量较未经11B91处理的分别显著提高45.46%、26.58%、39.58%( 0.05)。在300 mmol/L 盐胁迫下,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处理的藜麦幼苗根长较未经11B91处理的显著提高172%( 0.05),地上部干质量较未经11B91处理的显著提高144%( 0.05),根干质量较未经11B91处理的显著提高266%(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