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71篇
  31篇
综合类   34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7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立了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抗原的ELISA方法,并用此法对标准细菌培养未分离到病原菌的乳房炎病例之乳清样品进行了测定。84个样品中抗上述细菌抗原的总检出率为68%,其中抗E.Coli抗原的检出率为51%。病原菌培养阴性但体细胞总数在500000个/ml以上的53份乳样用ELISA测定,51%含有一种或几种上述菌体抗原。结果表明,用ELISA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浙江海宁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所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4.
5.
6.
杨翠平 《北方牧业》2005,(10):20-20
<正> 当牛采食过量尿素后,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量的氮进入血液、肝脏,使血氨浓度增高而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一、临床症状当牛发生中毒时,反刍停止,瘤胃迅速胀大,全身肌肉颤抖,不安,四肢痉挛,呻吟,喘气,呼吸困难,出汗,唾液分泌增多,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严重的突然倒地,瞳孔散大,很快死亡。二、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有中毒表  相似文献   
7.
饲料酵母是以碳水化合物(淀粉、糖蜜以及味精、造纸、酒精等高浓度有机废液)为主要原料,经液态通风培养酵母菌,分离酵母菌体(不添加其他物质)经干燥后制得的饲用产品。作为饲料蛋白源,饲料酵母是解决蛋白质饲料资源匮乏的途径之一。1特征1.1感官特征饲料酵母呈浅黄色粉状,色泽均匀,有正常酵母的香味。1.2显微特征生物镜下可见卵圆形细胞游动。2营养特性饲料酵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状态随酵母菌株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总的来说,氨基酸的平衡性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粗脂肪含量较低;富含B族维生素,是饲料中维生素的补充源。具独特风…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地铁车辆接地的重要性,以及接地系统理论的相关标准,接地的相关结构,接地技术要求。并基于天津地铁2号线赠购车车辆的具体接地设计,接合接地原理图来说明如何实现地铁车辆工作接地、屏蔽接地、保护接地。  相似文献   
9.
正麦秸发酵就是在麦秸中加入特定的活性微生物菌剂及硫酸铵或尿素等外源无机氮源,然后放入封闭的发酵池中,在厌氧条件下让活性菌株生长,并分解利用秸秆纤维素及外源无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有机酸等,使秸秆富含粗蛋白,具有酸香味,牛喜食。自2013年7月22日开始,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朱宝成教授及其研发团队在河南省禹州市意达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小麦秸秆微生物发  相似文献   
10.
伴随乡村经济精英回流参与产业扶贫,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精英群体在产业创建、资金筹备、技术传授、市场开拓等环节给予了农村群众尤其是贫困户重要帮扶,大大提高了产业扶贫的效率。当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本文通过探究"一地生四金"产业扶贫模式下乡村回流经济精英产业扶贫的行为逻辑,总结普适性规律,以便其他地区的乡村回流经济精英学习、推广,从而助力推进脱贫攻坚,促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