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分析现有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九里湖西湖进行科学规划,目的是为了建设自然生态舒适宜人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晚熟椪柑在湘西南的适应性,对比调查了通道县坪阳乡和江永县桃川洞(盆地)自然条件以及两地“岩溪晚芦”晚熟椪柑的栽培表现.结果发现,通道县坪阳乡的岩溪晚芦比江永桃川洞的品质好,成熟期晚20~30天,冬季落果少;普通椪柑“辛女”在坪阳乡与岩溪晚芦同一地块栽植,冬季落果严重,越冬果实枯水严重;与江永县桃川洞相比,通道县坪阳乡气候特点为≥10℃年有效积温稍低,冬季气温较高,春季气温较低.类似通道县坪阳乡岩溪晚芦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即年平均气温≥18.7℃,≥10℃年有效积温5 120.0℃左右,冬季最低温不低于-1.2℃,1-4月气温凉爽、升温慢,适宜发展晚熟椪柑.  相似文献   
3.
基于SWAT模型的平原河网区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前普遍使用的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的分布式建模方法仅适用于山地、丘陵等高差较大的地区,对于具有复杂水文结构特点的平原河网区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文选择太湖流域湖西区作为研究区,基于SWAT模型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针对平原河网区的分布式建模方案。该方案采用概化、打断的方式将交叉、环状河网处理成单一的枝状河网,采用按河道分流比例跨子流域调水的方式来还原原始河道的传输过程,采用添加"虚拟水库"的方式来模拟人工圩区内外的水量交换。通过对太湖湖西区2008-2010年的月均径流量进行模拟验证,根据模拟值和观测值计算的荣登桥、胡家圩及宜兴3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r和纳什(Nash-Sutcliffe)系数Ens分别为0.94、0.95、0.93和0.84、0.80、0.67,说明了这种建模方法在平原河网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杨星 《农村电工》2014,(5):39-39
<正>由于城区110 kV菜园变电站设备老化严重,为保证城区的可靠供电,山东省单县供电公司决定在菜园变电站东侧新建一座110 kV湖西变电站。湖西变电站110 kV电源进线仍使用原110 kV菜园变电站两路进线,分别为110kV单园线、110 kV白园线,两路进线由架空改为电缆引入湖西变电站间隔。  相似文献   
5.
徐州市微山湖湖西地区,是淮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土质情况、降雨特征和土壤侵蚀特点,确定以治水作为水土保持治理的主攻方向,完善水利工程,形成梯级河网化,调节天然径流,改善地表水循环的状况,并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既建立了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又解决了水源问题,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调查通道县及种植晚熟椪柑区域的通道县坪阳乡和江永县桃川洞(盆地)自然条件、普通椪柑与晚熟椪柑成熟期、品种品质不同表现等发现:通道县晚熟椪柑(岩溪晚芦)种植区域坪阳乡小气候特殊,晚熟椪柑在该区域自然条件下栽培,冬季一般不落果,可在翌年清明时成熟采收。在通道县其他乡镇栽植的同一晚熟椪柑品种冬季易落果,不能延迟到春节后采收。普通椪柑栽植在晚熟椪柑的同一立地条件下,也出现冬季落果或果实枯水等现象;通道岩溪晚芦成熟期比普通椪柑迟80 d左右,比湖南江永县岩溪晚芦[1]迟20~30 d。可见,类似通道县坪阳乡栽植晚熟椪柑区域气候条件下适宜发展晚熟椪柑;栽培的晚熟椪柑宜选择生长期长,未成熟时果实紧实硬度大,果皮皮质、难剥,果心小,成熟期及留树贮藏不易失水、抗寒性好的品种,以提高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南昌市青山湖西岸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南昌市青山湖西岸的场地概况,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原则、理念和策略,明确了景观结构、功能分区和景点设计,讨论了今后提升景观质量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蚌埠市龙子湖西公园为对象,运用AHP法,从实用、美学、生态和文化4个层次,包括游览观赏、调节小气候等14项评价因子对该公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和实用层次权重较高,评价因子中植物丰富度、涵养水土、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组织交通及地域特色等因子的权重占比较大,建议在今后公园植物景观的营建中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
采用3S技术对杭州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2001-2008年,湖西景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减少,草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湖西景区年总生态价值从2001年的421.1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 095.59万元,增加了160.14%。表明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优化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衡水湖西湖区作为衡水湖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在开展生态补水和退田还湖的过程中,现有西湖区大部分露滩在淹水后土壤中赋存的重金属释放会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本文从土壤重金属赋存特征、生态风险评价及淹水释放通量风险估算等方面综合评估西湖区土壤生态安全。在调查区域内布设9断面46个样方,以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7种管控重金属作为研究要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西湖区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等级,并通过室内柱样模拟的方法开展土壤淹水后重金属释放风险评估。西湖区土壤中Zn和Cd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重金属Cd累积特征比较明显,中度污染水平以上的区域占97.83%,各重金属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西湖区土壤总体处于低风险等级。7种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贡献率依次为:Cd>As>Pb>Cu>Ni>Cr>Zn,其中37.71%的生态风险来自Cd的贡献,其次是As(18.81%)和Pb(4.94%)。淹水后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特征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差异显著,其中菜地释放通量最高,果园次之,麦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有机质累积可能是土壤重金属释放通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衡水湖周边主要以石灰性土壤为主(土壤表层浸出液pH≈9;Ca2+含量为1.135~1.143 mg/g),这些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要赋存形式的重金属相对稳定,淹水之后,经跟踪监测发现各重金属水溶态浸出浓度均未超标。因此,西湖区退田还湖后整体的水生态安全风险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