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405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586篇
  88篇
综合类   1854篇
农作物   416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机水稻的种植可以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大米消费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有机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机插秧面积迅速扩大。为此,我们在近几年研究和生产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有机水稻机插的技术措施,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核桃(Juglans regia)大树多采用普通插皮嫁接法,嫁接成活率较高,简单易学,容易推广,但也存在削接穗速度慢和嫁接成活率稍低等问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通过多年的研究,改进了嫁接方法,研究出了通过划开砧木皮层成方块形状并撬开插入接穗的核桃大树嫁接方法,取名"方块撬砧插皮"嫁接法。此方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平均嫁接成活率达88.19%以上。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5.
水稻钵育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提质增效机械化技术在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应用基础上实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创新。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达到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一、技术要点1.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范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全喂入收割机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洒覆盖地表,秸秆不积堆,秸秆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6.
最近十几年来,大别山区的板栗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板栗嫁接的任务越来越重.舒城县对板栗嫁接方法和接后管理做了多方位的试验研究,相比较以插皮接具有成活率高、接口愈合快、接口腐烂程度小等许多优点,现已被栗农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7.
一、步行式插秧机。 步行式插秧机是一种适合我目目前农村自然及经济条件,价格较为低廉的插秧机。所谓步行式就是手握机器手柄,步行前进操纵机器。这种机器结构简单、轻巧、操作灵便,使用安全可靠,容易控制机插质量。步行式插秧机按行数分有2、4、6行等品种,一般都选用4行机,6行机效率较高些,但操纵难度大些。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选用的嫁接方法为插皮接。这种方法嫁接简单.生长快.嫁接口愈合的好。具体操作是,在接穗顶芽对面下部削一个斜面,斜面要平直.没有弧度.长6厘米,并将长斜面背部下面削一契形,契面长0.5厘米左右.同时将长斜面背部蜡层、表皮刮掉。  相似文献   
9.
薛克 《农村科技》2004,(12):39-39
樱桃番茄由于种子是杂交种,亲本难求,价格昂贵,因而限制了而积的进一步扩大。笔者自1997年开始,连续几年采用扦插法繁殖幼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樱桃番茄的产量、品质以及植株长势均未见明显的退化。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以沈农159为母本,以沈农1033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选育而成。2002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