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5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鹏飞 《新农业》2006,(8):58-59
1.适合高性能插秧机使用的秧苗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高性能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高为58厘米×28厘米×2厘米,宽度在27.5~28厘米范围内,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每平方厘米秧块上常规稻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且苗齐苗匀,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造成卡滞、脱空或漏插.  相似文献   
2.
惠州市惠东县铁涌镇农户在田间下种育秧,田间呈现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时下,正值惠州市春耕备耕时节,今年,惠州市有哪些良种推介,农户该种植哪些新品种?当天,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专家联合惠州市惠东县农技推广中心,到惠州市铁涌镇进行春种技术指导和良种推介。“今年,惠州市引进和推广460多个农作物优新品种,这些优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优点,广大农民朋友可  相似文献   
3.
品种搭配到位早稻品种:常规稻为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中早39,杂交稻株两优819。晚稻品种:H优518、陵两优268、潭两优83、株两优819。具体搭配如下:湘早籼45号+H优518,湘早籼45号+陵两优268,湘早籼45号+潭两优83,株两优819+H优518,株两优819+株两优819,中嘉早17(或中早39)+株两优819。播期安排到位早稻杂交品种播期3月18~24日,常规品种播期3月28日前;晚稻杂交品种播期7月1~3日,H优518播期6月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品种名称是水稻生产和科研中重要的专有信息。对近20年来(1999-2018年)通过品种审定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种命名的用字和长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审定和获得授权的品种最常用的3个汉字分别为"优、号、两"和"优、号、恢",最常用的3个阿拉伯数字是"1、2、8";除了数字外,审定品种名称中出现率高的字符有"优、号、两、粳、稻、香、丰、占、华、中、金、Ⅱ、农、A、吉、糯、龙、天、博、隆";授权品种中,除了数字外出现率高的字符有"优、号、恢、A、粳、两、S、R、稻、香、丰、华、中、龙、占、金、农、D、-、Ⅱ";汉字"两"在审定品种命名用字中的排名在不同年份区间一直上升,从第17位、第13位、第12位升到第7位,于近5年成为使用率仅次于"优"字的汉字;水稻品种名称大部分是5个字,审定品种中占40.2%,授权品种中占38.4%。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命名大部分遵循原约定俗成的规则,但亦有例外,且在部分年份例外品种比例高达36.4%。研究结果可为品种命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置常规水稻种植区常规稻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利用率提高9.47%,磷肥利用率提高11.09%,钾肥利用率提高22.00%,得出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常规水稻种植区最佳施肥指标为纯N 331.20 kg/hm~2、P_2O_5103.50 kg/hm~2、K_2O 113.10 kg/hm~2,最佳产量为10 605.15 kg/hm~2,利润为16 814.40元/hm~2,产投比为7.94。  相似文献   
6.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13%和5.29%~14.73%;20.93%~44.09%和12.44%~28.45%),提高原土复合量和追加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且有机肥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常规稻蟹模式各指标的变化也有其类似的规律,但均明显低于有机稻蟹模式;单作水稻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和原土复合量显著下降。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数量,而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桂育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育11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相结合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品种,产量高,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49.0kg/667m^2,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6.83%,米质特优,符合部标优质一等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8~6.3,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适中,建议适宜种植区域为:桂南、桂中早、晚造种植,桂北一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耐德606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南宁紫米为母本、玉香油占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香稻品种。2014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晚造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洛满镇凤山村开展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示范因地制宜,采用当地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配套技术进行管理,每hm~2平均产量达7.15t,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9.
金航丝苗(H-86///金华占/胜泰1号//泰湖占/澳山丝苗)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我省各稻作区晚造种植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种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文山州优质常规稻、陆稻、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研究主要成就,分析稻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稻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出发展设想,指出要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积极开展香型软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出品质优异的香型软米杂交稻推向生产,改善当前杂交稻品质不足的局面;加强品质特优的香型软米杂交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建,为选出特优质杂交稻奠定基础;注重香型软米杂交稻中间材料创建工作,为特优质杂交稻育种发展提供积极的材料支撑;注重和利用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不断为杂交稻育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材料,向生产推出品质更优的品种;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不断改良稻米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等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