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界中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常常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由一种灾害导致多种灾害的发生。这个链式反应过程中包括物质、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一旦链式过程形成,将按照自身规律运行,持续形成灾害。要终止灾害的发生,善于发现灾害链,并尽早断链是关键。本文以康定县二郎沟小流域为例,具体分析了灾害链的孕育、产生、发展直至成灾的全过程,并就如何断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由滑坡物质堵江造成的堰塞湖是一种典型的次生地质灾害,存在潜在的溃坝风险,必须及时排险.结合都江堰市白沙河无人区的枷担湾、窑子沟和关门山沟3座堰塞湖的治理方案制定,对堰塞湖的安全性评价、工程治理及非工程避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流域灾害风险识别和治理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庐山垦殖场创建于1957年12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归庐山管理局直接管理,垦殖场与农林垦殖处合署办公,为政企合一单位,实行两块牌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湖北房县因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后续处置时,因工期紧,滑坡体尚未处置,施工难度大。设计时秉着“不扰动滑坡体”的原则,采用三重防护措施,第一重防护措施为堰顶防护,第二重防护为在堰脚布置首座透水型混凝土重力坝拦渣,第三重防护为在下游布置第二级透水型重力坝拦渣。经三重防护,有效阻止了推移质向下游推移,消除溃堰风险,实现了堰塞湖长治久安。提出的透水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减少了上游水压力和基底扬压力,增加了抗滑、抗倾覆稳定性,减小了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5.
陆斌 《农村电工》2009,(8):24-24
本刊讯(通讯员 陆斌)截至2009年6月10日深夜,一台500kV·A的变压器在武隆鸡尾山垮塌体南侧安装完毕,同时电力抢险人员沿着鸡尾山堰塞湖边缘,在荆棘和灌木丛中,用砍刀开出一条小路,敷设了一条宝贵的应急电缆线路。至此,重庆市电力公司为武隆抢险救援和堰塞湖泄洪提供了强大可靠的电源,确保了抢险用电需要。  相似文献   
6.
肖军 《饲料广角》2010,(9):15-17
<正>近年我国油脂市场在政府密集调控、市场自身调节的"双轨制"背景格局之下,植物油(籽)国储库存明显高企,全球新季油、籽作物的增产前景乐观,俨然形成全球油脂库存压力、价格波动的市  相似文献   
7.
茂县宗渠堰塞湖漫顶溃决洪水演进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堰塞湖,这些堰塞湖一旦溃决,溃决洪水将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堰塞湖溃决洪水沿程水位变化规律对决策部门发布洪水预警,组织撤离与逃生,实施紧急救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选取四川省茂县宗渠堰塞湖为原型进行野外模型试验,通过在堰塞湖库区及其下游建立一套高清晰DV摄影为主,辅以下游水位定点标记的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堰塞湖库区水位变化过程,通过对时间差分推导出堰塞湖水量平衡方程,进一步得到溃口流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了下游水位变化过程揭示出堰塞湖漫顶溃决洪水的演进规律。溃口发展过程在纵向上主要以陡坎前进的方式推进,而横向上主要由土体坍滑失稳引起。此结果也可为今后堰塞湖的应急排险,溃决洪水的深入研究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堰塞湖过流侵蚀与下泻的泥沙流出形态,有利于指导避难及防治措施。近几年世界各地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其观测方法。如数值模拟法、模型试验法……但就其相关的详细数据非常有限。2010年吉野弘祐等人应用激光地形测量研究了2008年日本因地震形成的沼仓裹泽、川原小屋地区堰塞湖形状及堰塞湖下游侵蚀堆积状况。将激光地形测量与以往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实地调查进行比对,其结果一致。应用激光地形测量数据对堰塞湖及下游泥沙移动进行观测,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堰塞湖及下游泥沙变化的详实资料。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整理堰塞湖下游堆积过程与堆积下游纵断面形状变化、堰塞湖过流侵蚀与洪峰流量发生后区域的变化、从堰塞湖滞留水域的泥沙流出与过流侵蚀影响。并通过实地考察进行验证,使之这项研究更加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9.
漫顶破坏是堰塞坝的一种主要破坏形式,其本质是漫过坝顶的水流冲刷坝体,在坝体和坝顶形成溃口,随着坝体的冲蚀加剧溃口逐渐扩大,同时两侧土体发生间歇性失稳坍塌。建立在漫顶溃决的基础上,以土力学边坡稳定的理论为基本理论,模拟计算堰塞体溃口深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唐家山堰塞湖的实例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上述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