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8篇
  27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山东省农作物灌溉相关资料采取定额值与实际用水水平对比的分析办法,着重分析了山东省农作物灌溉定额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作物灌溉定额制定总体上较合理,但是也存在定额值偏不符合实际用水水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2.
合作(托管)造林是一个新生事物,既要扶持又要规范。既然是新生事物就必然有新生事物的固有特点,这个固有特点就是既有较强的生命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又十分幼稚,显得很不成熟,甚至还有一定的试验性和盲目性,这样也就难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仔猪许多消化道疾病的突出表现。频繁持久的腹泻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病情严重的可因周围循环衰竭致死。此外,长期的腹泻还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及免疫力降低,致使成为僵猪。因此合理用药对减轻腹泻症状、防止仔猪脱水及营养不良具有积极作用。 腹泻发生的机制主要与肠蠕动增快、肠粘膜渗出或分泌增加、肠道感染致病菌引起菌群环境失调等因素有关。止泻药物按照其药理作用特点大致分为:①肠蠕动抑制剂:如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阿托品、阿片酊等;②收敛止泻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③吸附保护性止泻剂:如药用…  相似文献   
4.
春季休牧对草原和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4月上旬到6月下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进行春季休牧试验,对休牧和非休牧的草原进行生产力监测.结果表明:春季休牧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经过两个月休牧后,草原植被状况明显改善;休牧期间采用低投入维持性饲养,可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并对休牧措施的生态效益、生产实践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南沙河七号桥以上湖泊以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为主,兼有旅游、湖面养殖功能,以生态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湖泊实际情况,分析天然地表径流量能否满足湖泊工程的蓄水量,对南沙河七号桥以上各湖泊蓄水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乔文东 《河南农业》2011,(20):56-57
司法合理性问题是现代法治社会一个重要问题,启蒙学者无视这一问题,实在论、实证论、建构性解释论没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哈贝马斯将商谈论引入这一领域,虽然带有浓厚的乌托邦成分,却不失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山 《花卉》2016,(22):19-21
观赏草是一种新型造景植物材料,其观赏特性比较高,在自然条件下即可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非常大,因此近年来成为广大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造景植物。本文主要对观赏草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观赏草在我国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用的策略和途径,最后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应用观赏草时设计园林应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时空特征及生态经济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状况能够为化肥减量增效、防治化肥损失引起的面源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在分析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大田粮食作物对氮磷钾的养分要求,提出化肥施用生态经济合理性评价方法,并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生态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从1993到2017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从205.5 kg/hm~2增加到319.9 kg/hm~2,其中氮、磷、钾化肥的施用强度分别从133.8、48.0、23.7 kg/hm~2增加到162.6、84.2、73.2 kg/hm~2;总化肥及氮、磷、钾化肥施用生态经济适宜量分别从217.4、108.7、54.4、54.4 kg/hm~2增加到300.6、150.3、75.2、75.2 kg/hm~2;氮肥施用强度在1993年已经超过了其生态经济适宜量,磷肥从2001年开始超过了其生态经济适宜量,钾肥在2009年后逼近其生态经济适宜量;1993-2007年间,河南、山东、江苏一直是高强度施肥省份,其他次高强度施肥的省份由高强度施肥省份逐步向周围扩散。2017年,河南为化肥施用生态经济不合理区,化肥施用明显过量;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湖北则属于经济合理生态不合理区,化肥施用有所过量;湖南、吉林、辽宁和内蒙古施肥适当,属于施肥生态经济合理区;黑龙江、四川和江西为施肥生态合理经济不合理区,化肥施用不足。因此,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及生态经济合理性差异较大,总体施肥过量,部分地区存在施肥不足的情况。节肥增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减量的原则,完善配方测土施肥政策和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有机肥利用,走有机无机肥相结合道路。  相似文献   
9.
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方面分析林业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现状背景,并结合实例,研究产生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同地不同价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合理制订征占用林业用地补偿标准的方法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林地使用权流转收益是否合理,关系到流转权益各方的切身利益与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建设成效。借助相关基础数据与理论模型,分析2000—2011年度福建邵武市不同立地质量的林地使用权理论流转收益,认为木材价格的不断上涨及政府的政策性税改让利是理论流转收益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闽政文[2005]50号及南委[2007]37号文件规定的林地使用权价格明显低于林地理论流转收益,林农及基层经济组织并不能共享土地经营权流转剩余收益;延平区政府的林地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邵武市林地流转的价格依据及政府制定流转政策的价格参照。创新林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是合理调配权益各方利益争端,实现利润共享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