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5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就中华卤虫(Artemia.sinica)家系构建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配产卵阶段基本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家系在抱对后24~60小时便开始产卵,平均间隔时间为55.68小时,具有较好的产卵及时性,同时有效地排除了假性交配现象,保证了在第20日龄时测定各性状值后建立家系、统计交配、产卵数据的准确性。各家系产卵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以生产2批卵的家系最多,46个,以产卵总量在151~200粒之间的家系最多,26个,产卵总量大于150粒的家系为70个,完全满足家系构建的需要。半同胞家系方面,在全同胞家系获得足够数量休眠卵的基础上,对仍在抱对的家系采用人工分离抱对雌雄个体的方法进行半同胞家系的组建,以便实现半同胞家系构建的同步性。本试验各生产阶段基本参数的获得,对指导中华卤虫构建家系进行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华虎头蟹苗种繁育过程中饵料及投喂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中华虎头蟹各期幼体生长发育效果较好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Z1期以卤虫无节幼体为开口饵料,只投喂扁藻后期幼体发育较差;Z2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搭配为好;Z3期则以轮虫为适宜饵料;M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天业  牟吉元 《昆虫天敌》1995,17(4):165-166
本文报道中华通草蛉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特征,并与其它种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报导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本文进一步研究用简化配方的人工典连代饲养草蛉。 新配方(IIB)制成人工典养幼虫和用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养成虫,一年内连续饲养10代,结果证明;对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产卵前期均无明显影响。茧和成虫的获得率、茧重、30天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都没有降低。10代的后裔,再用蚜虫和米蛾卵等天然猎物饲养,草蛉幼虫取食和发育正常。 因此,用上述人工饲料连续饲养草蛉,至少在10代以内,不致影响其生活力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et and sediment on the growth parameters of juvenile tiger crab Orithyia sinica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focusing on survival, growth and moulting. In the first set of experiments, juvenile tiger crabs were reared with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sediment, i.e., soft sand, coarse sand, soft sand mixed with coarse sand, mud or bare bottom. Soft sand resulted in not only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of 78% but also the best rate of growth and feed intake. Crabs reared with a mud substrate showed the worst results in these parameters. The intermoult period, however, was not affected by sediment types. In the second set of experiments, crabs were fed different types of diet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same growth parameters. Diets were composed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with 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brine shrimp (Artemia nauplii), microencapsulated feeds and marine diatom (Chaetoceros gracilis). Survival and growth in crabs fed Manila clam as a diet compon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ose on other diets. The highest survival and growth were achieved with a diet that included all four components. Thes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appropriate bottom substrates and diet types necessary for artificial mass culture of the tiger crab.  相似文献   
6.
珍珠黄杨春季扦插生根性状差异及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珍珠黄杨Buxus sinicavar. parvifolia扦插生根的相关机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异戊烯基核苷(iPA)和赤霉素4(GA4)质量分数作进程研究,并对其生根性状结果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愈合组织产生前后及根突出表皮时,IAA、ABA和GA4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在不同品种处理之间存在差异,3号和5号品种在ABT6处理后扦插生根能力有了提高。结果表明,易生根品种的激素质量分数在生根关键时期更利于插穗愈合组织的产生以及根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图4表2参18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现杂交有种结合花药培养技术,筛选出具有广亲和特性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H52S,其育性转换明显,不育期内不育株率与不有度均达100%,可育期内自然结实率达40%以上;将其与广亲和测试种杂交,F1结实率达80%以上,经初步亚种间配组分析,显示强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在上海地区研究了黄杨绢野螟的生物学特性。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幼虫期总食叶量9172.37±191.96mm2,总取食叶片数45±0.96张。1龄、2龄、3龄、4龄、5龄、6龄幼虫头壳宽度分别为0.32±0.01、0.61±0.03、1.22±0.05、1.65±0.08、2.46±0.11、3.93±0.12mm。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62.31%,用25%蜂蜜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8.02±0.18d和8.69±0.12d。雌雄性比为1.11:1。从室内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来看,幼虫取食20%氰戊菊酯2000倍液、40%氧化乐果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的喷雾叶片,6天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65%、100%、100%;生物农药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6天校正死亡率为56.52%。  相似文献   
9.
以兰科孑遗植物双蕊兰(Diplandrorchis sinica)菌根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其菌根真菌,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温度、碳源、氮源和培养基p H等培养条件建立双蕊兰菌根真菌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双蕊兰菌根真菌菌落白色或浅黄色,呈均匀辐射状向外生长;生长面有稀松或较丰富的气生菌丝,带有透明液滴。通过对菌落生长速率的测定与分析,4种因素的最佳综合水平为:碳源为半乳糖,浓度为2%;氮源为硝酸铵,浓度为0.5%;p H为6;温度为25℃。菌落生长速率随着天数的递增而以较快的速度下降,第7天之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石国亮  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63-7965
[目的]探索锦鸡儿在盐胁迫下的生化指标。[方法]对锦鸡儿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测定并比较了幼苗体内SOD、CAT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NaCl胁迫下,锦鸡儿幼苗体内SOD、POD和CAT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可清除幼苗体内的部分活性氧,对幼苗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这3种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300mmol/L时均出现峰值,超过这个临界浓度后均显著下降。锦鸡儿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POD+CAT。SOD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可清除超氧自由基使幼苗初期免受伤害,同时,SOD催化超氧自由基的产物由POD和CAT共同协作来清除,表明3种酶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力。[结论]300mmol/L的NaCl浓度是适宜锦鸡儿生长的临界土壤盐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