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1034篇
基础科学   8篇
  159篇
综合类   1597篇
农作物   625篇
水产渔业   185篇
畜牧兽医   423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国外报道的与PVr4基因紧密连锁的CAPS标记,对辣椒抗PVY基因PVr4的转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采用与报道的相同抗源材料CdM334为回交的供体亲本,与5个自交系77013、75-7-3-1、83077、83078、83-163进行回交,在BC1代进行了分子标记的选择。从5个BC1群体75-7-3-1×(CdM334×75-7-3-1)、77013×(CdM334×77013)、83077×(CdM334×83077)、83078×(CdM334×83078)、83-163×(CdM334×83-163)中,分别检测出含有抗病连锁标记的单株21株、15株、10株、11株、12株。  相似文献   
2.
甜瓜结实花初花节位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子成  高美玲  高鹏  栾非时 《园艺学报》2011,38(9):1753-1760
 以WI998为母本(纯雌株、厚皮网纹甜瓜品系),TopMark为父本(雄全同株纯合品系),配置杂交组合,利用单粒传得到17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F2S4)群体构建甜瓜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该连锁图谱包含19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 414.2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2 cM。对结实花初花节位开展QTL分析,共检测到9个QTL,分别分布在第1、9、10、11连锁群上,各QTL的LOD值在2.89 ~ 9.42之间,4个QTL贡献率超过10%。位于第9连锁群的QTL Fp9.4贡献率最大,为18.57%(2010秋季LOD = 9.17);位于第9连锁群的Fp9.3(2010春季8.64%,LOD = 6.44;2010秋季17.99%,LOD = 9.42),位于第10连锁群的Fp10.1(2010春季3.59%,LOD = 2.89;2010秋季6.20%,LOD = 3.43)在两季的位置都很稳定。获得与结实花初花节位紧密连锁(< 10 cM)的8个特异标记(SSR01737、MU141991、TJ105、GCM206、SSR04910、MU173563、NR52、MU146331),为进一步开展QTL精细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芦笋性别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雄性植株抗病性和生命力强,产量比雌株高25%以上。但是,芦笋雌雄株在苗期仅从形态上难以区分,因此怎样对芦笋进行早期性别鉴定成为国内外芦笋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芦笋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研究最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芦笋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及芦笋性别决定基因克隆的研究概况,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来自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5个省12个黄瓜主产区的77个黄瓜霜霉菌菌株,采用SRAP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5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共产生9 554条扩增条带,其中9 132条表现多态性,占95.6%。基于SRAP分子标记,77个黄瓜霜霉菌菌株的遗传距离为0.60~1.00,表明黄瓜霜霉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77个黄瓜霜霉菌菌株聚类为8个类群,并且来自相同地区的菌株大多数聚集于同一类群中,表明黄瓜霜霉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苹果柱型基因Co的一个AFLP 标记的SCAR转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将苹果柱型基因的一个AFLP 标记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SCAR 标记。首先对AFLP 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两对特异引物CoA1/ CoA2 和CoA1/ CoA3 , 每条引物长20 bp。PCR 结果表明CoA1/ CoA2 可以扩增出216 bp 和148 bp 两条带, 其中216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 CoA1/CoA3 可以扩增出273 bp 和205 bp 的两条带, 其中273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两对引物在杂交后代中扩增出的特征带与柱型性状的分离重组率都很低(CoA1/ CoA2 为6. 3 % ±2. 5 %; CoA1/ CoA3 为7. 3 % ±2. 6 %) , 所以它们都可以作为该SCAR 标记的特异引物所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在一个葡萄的种间杂交组合〔毛葡萄8324296 (Vitis quinquangularis) ×欧洲葡萄粉红玫瑰(V. vinifera) 〕的F1 群体中发展分子标记,共产生了89 个稳定的RAPD 标记,连同4 个形态标记(花型、霜霉病抗性、果皮颜色、果汁颜色) 构建了一个葡萄RAPD分子连锁图。该图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1 03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7.8 cM, 为毛葡萄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连锁框架。  相似文献   
7.
甘蓝EST-SSR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NCBI数据库下载62567条甘蓝相关EST,处理后得到19611条无冗余的EST,对其进行SSR搜索,共得到1219条SSR,分布在1176条EST上,分布密度为1/11.48kb,包括273种重复基元。在甘蓝EST-SSR中,二核苷酸(353个SSR)和三核苷酸(423个SSR)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28.96%和34.70%;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是AG/CT,占总数的25.59%,其次为AAG/CTT(94个,占7.71%)。针对1176条含有SSR的EST设计合成了978对引物。用两份甘蓝自交系对978对引物进行初筛,897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共扩增出1026条扩增带;128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共有258条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25.15%)。利用4对多态性引物,初步构建了中甘11、8398、中甘15、中甘21杂交新品种及其亲本的指纹图谱。以上结果说明从甘蓝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SSR引物有较好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9.
基于表型和SRAP 标记的切花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5 个表型性状和SRAP 标记分析56 个切花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表型变异分析结果 表明:21 个性状表现出品种内一致性高及品种间特异性强;主成分分析发现,主成分贡献值较大的性状 有花序直径、花序类型和瓣型等花部性状,其次是叶部和茎杆性状,说明所选用的切花菊品种在分类时 应以花部性状为主,叶部和茎杆性状为辅;表型性状基于遗传距离UPGMA 聚类,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 为平瓣类、匙瓣类、桂瓣类、匙瓣-平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14 对 SRAP 引物组合扩增56 个切花菊品种的DNA,共扩增出454 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3 条,占扩增带数的 93.17%,多态性含量PIC 值在0.72 ~ 0.89 之间,平均为0.82,说明切花菊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 遗传多样性。基于SRAP 标记的UPGMA 聚类分析显示: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4 ~ 0.97 之间,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为平瓣类-匙瓣、桂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Mantel 检验相关性系数为0.682,两种聚类结果有相似之处,均能很好体现试验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益生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研究取得了较快进展.在构建表达外源功能性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表达保护性抗原蛋白质用以递呈黏膜免疫抗原的过程中,乳酸菌质粒载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转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操作过程,推动了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