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分布状况,检测了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有效铁含量,并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高度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水平高,平均值83.20 mg/kg,变幅10.04~328.89 mg/kg,变异系数82.31%。②不同县之间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③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极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红灰土、石灰土、红壤、黄壤、水稻土、黄棕壤。④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5个海拔高度组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平均为62.00~192.00 mg/kg。⑤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Kriging插值图显示,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以有效铁含量89.9~184.0 mg/kg为主要分布面积,主要分布在湘西州的南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和完善烟叶质量评价体系,以湘西州2011年烟叶样品为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效果测度理论构建烟叶物理特性指数,对其烟叶物理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州烟叶的叶片厚度略薄、结构疏松、吸湿性强,但烟叶含梗率较大。不同县烟叶开片度、含梗率、叶片厚度、叶质重差异显著,不同县单叶重、平衡含水率和物理特性指数差异不显著。烟叶物理特性指数大小排序为:花垣龙山泸溪古丈永顺保靖凤凰。烟叶物理特性指数排名前5位的乡镇为:茨岩镇、列夕乡、排碧镇、洛塔镇、茅坪乡。烟叶物理特性指数(PPI)空间分布有从中部分别向东部和西部2个方向递减的分布趋势,其集中于74.00~81.00分。烟叶物理特性指数可对不同样品或产区的物理特性质量进行排序,综合反映烟叶物理特性质量。  相似文献   
3.
黎娟  邓小华  王建波  覃勇  刘卉  田峰  张黎明 《土壤》2013,45(6):1055-1061
采集湘西州488个植烟土壤样本,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总体上略偏高,平均值为0.728 mg/kg,变幅在0.05?~?2.21 mg/kg,变异系数为53.46%,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30.00%。②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永顺县的西部为一个低值区,东部为一个高值区。③蔬菜和油菜前茬的土壤有效硼含量相对较高;黄棕壤土壤的有效硼含量极显著地高于红灰土和红壤土类型。④有效硼含量有随海拔、pH、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从湘西黄牛主产区花垣县和凤凰县6个不同规模的湘西黄牛养殖场采集黄牛肛门拭子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大肠埃希菌特异性引物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5类共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利用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对1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7类共22种耐药...  相似文献   
5.
湘西自治州主要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湖南湘西自治州域地界为系统边界,通过查阅较为系统的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样区实地调查与可比性定位试验,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重构的生态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对湘西自治州6类共30种农林复合经营中的8个代表性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出各参试农林复合模式的综合效益优先序为:桤木 龙须草带状间作>猕猴桃 大豆带状间作>桤木 猕猴桃块状混作>桤木 红车轴草带状间作>紫穗槐 黑麦草块状混作>杜仲 玄参带状间作>椪柑 辣椒带状间作。  相似文献   
6.
陈烦  周祖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92-6194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得出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内部各产业间的灰色关联度。同时,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湘西州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脂蛋白脂酶(LPL)是机体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在脂质代谢、转运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为探讨湘西黄牛LPL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和寻找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产物测序的方法检测了湘西黄牛LPL基因的SNP位点,并进行了LPL基因exon 5的g.365458G>A位点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态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SNP检测结果表明,LPL基因在Intron 4上新发现了3个SNP(g.365186A>C、g.365248C>T和g.365249C>T),在exon5的182 bp处检测到了1个SNP(g.365458G>A)。g.365458G>A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g.365458G>A位点存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呈中度多态,且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湘西黄牛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和胸围显著大于GG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个体的体长和体重极显著大于GG基因型个体(P<0.01)。A等位基因对湘西黄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都为正效应,而G等位基因都为负效应。推测LPL基因exon5的g.365458G>A位点有可能作为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8.
刘国勇  胡亚平  石小丹  聂小倩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55-13956,13959
[目的]分离和鉴定溶藻细菌,研究其溶藻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对水华的治理作用提供帮助。[方法]从香溪河春季水华集聚区水体中分离得到1株有高效溶藻效果的菌株(H5),采用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对细菌进行鉴定。采用直接计数法,研究了其对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具尾逗隐藻(Komma cau-data)的抑制效果,及对汉斯冠盘藻的溶藻作用方式。[结果]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H5属于纺缍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该菌对汉斯冠盘藻、倪氏拟多甲藻、具尾逗隐藻的溶藻率最高为71.3%,最低为57.4%。培养滤液、热处理培养滤液对汉斯冠盘藻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无溶藻能力。[结论]该菌对汉斯冠盘藻有较强的溶藻效果,且是通过分泌溶藻物质溶藻。  相似文献   
9.
兴山县香溪河流域农业源氮磷排放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基于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应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兴山县香溪河流域2007-2013年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TN、TP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TN、TP年均排放量分别为 1 145.2、56.5 t·a-1,排放强度分别为44.5、2.14 kg·hm-2·a-1.农业源TN和TP的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3年较2007年增幅分别为38.0%和85.1%,TN:TP为21:1,TN排放占主导,为香溪河流域兴山县段重点防控指标。从各类污染源贡献来看,畜禽养殖业源是TN的主要贡献源,占农业源污染总量的77.9%;种植业源是TP的主要贡献源,占55.4%.从不同源氮磷排放量空间格局来看,各乡镇中水月寺镇、黄粮镇和峡口镇的TN、TP排放量均最高。从氮磷排放强度空间格局来看,峡口镇、高桥乡和黄粮镇对TN排放强度最高;峡口镇、昭君镇和黄粮镇对TP排放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靠近三峡大坝的第一支流香溪河沉积物中碳氮元素分布特征.[方法]在2015年春季,从分布于三峡水库典型支流香溪河入河口河段的三个采样点,用柱状沉积物采样法采集样品,研究该区域碳、氮等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结果]所调查河段的沉积物中总碳含量为1.74%-3.52%,总氮含量为0.1%-0.3%.总碳含量的沿程变化表现为靠近河口的沉积物中总碳平均含量低于上游,深度变化是靠近河口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底层.而总氮含量的沿程变化和深度变化没有总碳变化明显.δ13C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靠近河口的沉积物中δ13C值小于上游采样点.[结论]该研究为认识香溪河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