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篇
  43篇
综合类   32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银合欢枝叶的饲用价值、毒性和微生物脱毒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热带、亚热带木本豆科饲料银合欢枝叶的饲用价值、毒性和微生物脱毒利用的技术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银合欢枝叶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约为21%,有毒氨基酸含羞草素含量约为3%。含羞草素可在反刍家畜瘤胃内转变为另一毒素3-羟基-4(1氢)吡啶酮(DHP)。我国南方内陆地区反刍家畜瘤胃内不存在可使DHP降解的细菌,故采食银合欢出现中毒反应,并使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下降。将澳大利亚DHP-降解细菌接种到我国内陆地区黄牛瘤胃内,可使黄牛取得对DHP的脱毒能力。作者发现我国广西北海市一小岛——涠洲岛的黄牛和山羊瘤胃内也存在某种DHP-降解细菌,将其接种转移到我国内陆地区乳牛瘤胃内,乳牛成功地取得了对DHP的脱毒能力。用涠洲DHP-降解细菌脱毒银合欢枝叶饲养乳牛取得了良好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immuno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the Bacillus sphaericus 2362 binary toxin components, BinA and BinB, in Culex quinquefasciatus larvae that had been intoxicated with this entomopathogen. Ultrathin sections of C. quinquefasciatus larvae midgut embedded in the hydrophilic resin L.R. White were incubated with the antibodies anti-BinA or anti-BinB and then revealed with goat anti-rabbit IgG coupled to gold particles. Immunocytochemical detection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labeling in ultra-thin sections that had been incubated with the BinA antiserum. Gold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on the apical areas of cell membranes and inside the epithelial cell cytoplasm, particularly the mitochondria, of cells from the gastric caeca and posterior stomach in larvae exposed during 2 or 24 h to the entomopathogen. A similar labeling pattern was observed in ultrathin sections from both midgut regions when incubated with BinB antiserum.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和RNA聚合酶亚基II(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RPB2)多基因方法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芩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发病时表现为地上部分枯死不发芽,靠近地表的根表面呈暗绿色水渍状,随后地下根木质部变软呈黄褐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1...  相似文献   
4.
就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藻液及各组分对鳀鱼(Engraulis ja 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鳃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对赤潮异弯藻的敏感性时期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原肠期前的发育卵和初孵仔鱼对赤潮异弯藻较其他发育阶段更为敏感。在同等条件下藻细胞内容物对鳃鱼早期发育各阶段的毒性最大,其次是藻细胞碎片和藻液,去藻过滤液的毒性最小。暴露在高浓度90000c/ml藻细胞内容物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4%;而在同浓度的去藻过滤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75%。藻细胞内容物和藻细胞碎片对鳃鱼仔鱼96hI。C∞分别为2818、6760c/mL.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A,OTA)的植物毒性及其作用机理,探究钙在OTA诱导的植物毒性调控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添加外源Ca2+,钙离子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bis(oxyethylenenitrilo) tetraacetic acid,EGTA)及OTA等处理离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片,通过形态学观察,叶片相对电导率、活性氧含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测定等研究钙对OTA诱导的拟南芥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50 mmol/L),外源Ca2+单独处理,拟南芥叶片形态学无明显变化,EGTA与OTA分别处理均会引起拟南芥叶片失绿、坏死病斑的形成,而Ca2+与OTA共同处理,能显著抑制OTA诱导的拟南芥叶片失绿、坏死病斑的形成,EGTA加剧OTA的毒性作用;OTA处理使拟南芥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外源钙能显著抑制OTA引起的拟南芥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P<0.05),20 mmol/L Ca2+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1.32%.此外,OTA处理使拟南芥叶片细胞ROS的爆发及MDA的积累,对拟南芥造成氧化损伤,钙能显著抑制OTA诱导的拟南芥ROS爆发(P<0.05),减少MDA的生成,抑制率分别为29.7%和71.4%.研究结果说明OTA能诱导拟南芥的植物毒性,钙能显著抑制OTA诱导的拟南芥植物毒性,钙在拟南芥受外界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镉是环境中最普遍和危害性较强的重金属,其首先会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伤害.以镉为试验胁迫因子,采用发芽试验研究重金属镉对蜀葵、二月蓝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镉处理液对蜀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无影响,但高浓度镉处理液却显著降低二月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低浓度镉对蜀葵、二月蓝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长度没有影响,随镉浓度的升高,蜀葵、二月蓝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长度都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高浓度镉对蜀葵、二月蓝萌发后幼苗形态建成有明显的抑制柞用.镉对二月蓝种子萌发的毒害较蜀葵严重.  相似文献   
7.
果实褐腐病的调查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系统考察,标本采集,分离培养、鉴定,电镜扫描及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明确我国丛梗孢属Monilia的种类及其寄主与分布,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有效化学药剂并对桃褐腐病进行两年的综合防治,防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铝对番茄的毒性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照云  马维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22-8123
[目的]探讨铝对番茄的毒害机理。[方法]以黑格尔87-5番茄为研究材料,用浓度分别为10、30、50、70、90、110mg/L的硫酸铝溶液处理番茄种子(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铝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芽率、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铝浓度为30mg/L时,对番茄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而对根长有抑制作用;而高浓度铝处理对两者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中浓度铝(50mg/L相似文献   
9.
杀虫剂毒力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杀虫剂毒力受温度影响很大。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杀虫活性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综述,并对药剂的特点和温度效应的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烯啶虫胺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目测法和生长抑制法研究了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同时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对褐飞虱的室内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安全。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褐飞虱毒力较高,LC50值为1.7816 mg/L,显著高于吡虫啉。田间试验表明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在84.73%~96.48%之间,持效期1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