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18篇
  24篇
综合类   378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优175高产结构分析和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175分蘖力中强、穗大粒重、株型理想、高产稳产.经调查分析,其高产结构中,以每穗结实粒数的变异(cv=17.20%)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r=0.591 1**,对产量的通径(p=1.035 6)和净贡献率(pr=0.612 1)最大;其次为有效穗(cv=10.40%,p=0.709 5,r=0.184 4,pr=0.130 8);千粒重是品种的稳定性状,对产量的贡献有限.每公顷产量7 500 kg左右的适宜产量结构为:每公顷250万穗,每穗结实120粒、千粒重28 g左右.在保持一定的穗数下,较高的每穗结实粒数是高产栽培的主攻重点.配套栽培技术是:(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每公顷基本苗150~180万);(3)合理调控水肥,每公顷施纯氮150~180 kg,氧化钾120~160 kg,五氧化二磷60~80 kg;(4)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的优化(稀植、结构施肥)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长沙进行,以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并以汕优6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法,两个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同,其中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单产为8.20~10.37t/hm2,比传统栽培增产显著。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多,而结实率、千粒重、穗实粒等产量因子差异不明显。汕优63采用优化栽培单产比传统栽培减产0.37%~8.8%。两种栽培方法间的茎蘖发生动态和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著差异,两组合单株分蘖数优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分别多110.36%和110.64%,但由于移栽密度不同,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单位面积分蘖数没有明显差异。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的在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比传统栽培的高。  相似文献   
3.
中浙优8号在沙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T-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三系杂交稻新品种,经过3 a在沙县作烟后稻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米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介绍其在沙县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春恢350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gm(t)抗谱广、抗性强。春恢350是超级早稻春光1号的恢复系,该恢复系配合力强,丰产性好,但不抗稻瘟病。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谷梅4号为抗源,以春恢350为轮回受体亲本,在回交选育过程中,通过表形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将Pigm(t)基因导入到春恢350中,获得3个带有目标基因的改良恢复系纯合株系。以江西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20个菌株对这3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抗性频率为85%~100%,而原始对照春恢350的抗性频率仅为5%,表明抗性基因已成功导入春恢350中并表达;并用不育系江农早4号A与改良的春恢350测配,其杂种一代田间表现优势强,抗性强。  相似文献   
5.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Super Merino lamb after weaning.According to the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64 Super Merino weaned lamb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hich the crude protein levels were 13.25%(group Ⅰ), 14.33%(group Ⅱ), 15.53%(group Ⅲ) and 16.60%(group Ⅳ),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60 days, 30 days for the early stage and 30 days for the later stage;And on the 30th and 60th day,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one head sheep chosen from each replication, and at the end of the feeding test, 3 lamb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each experiment group for a 15 days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FI and ADG in the early and total trial period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ADFI and ADG of group Ⅲ were higher than others.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and ME/D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P>0.05).In the detection of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arlier stage(P>0.05);At the end of the test, PK and CK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PK presented a rising trend as the protein level improved, CK of group Ⅰ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In Super Merino lamb early weaning diet, 15.53% protein level in the die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ADG,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metabolic energy digestibility.At the end of the test, PK and CK were affected by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6.
2004—2005年在长沙(28°13′N)采用低肥(N 135kg/hm2、P 29.7kg/hm2、K 112.1kg/hm2)、中肥(N 180kg/hm2、P 39.6kg/hm2、K 149.4kg/hm2)、高肥(N 225kg/hm2、P 49.5kg/hm2、K 186.8kg/hm2)3种施肥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两优293和准两优527的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施肥量处理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不显著,2年平均产量以中肥处理最高,其中准两优527为9.03t/hm2,两优293为7.28t/hm2;不同年际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显著;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和两优293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50~180kg/hm2。与准两优527比较,两优293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分蘖力强、但分蘖成穗率不高,而准两优527前中期生长平稳,分蘖成穗率高,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和运转率高,有利于高产形成,但不抗倒伏,生产上应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摘穗收获机沉降箱性能分析与运行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4ZTL-2000型摘穗收获机收获超级稻时具有最佳清选性能,以谷物清洁率和沉降箱能耗为指标,沉降箱入口气流速度、谷物喂入量及其初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6.0.10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分析指标与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沉降箱入口气流速度对沉降箱指标影响最大,谷物初速度相对小,谷物喂入量的影响最小。为使沉降箱处理超级稻(目前谷物喂入量最大为3.78 kg/s)时具有最佳性能,通过优化获得运行参数的最佳组合为:沉降箱入口气流速度为13.93 m/s,谷物初速度为18.84 m/s。通过试验验证谷物清洁率达到了90.1%,沉降箱能耗为348.3 Pa,籽粒沉降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联合收获机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公顷产量10500kg超级杂交稻已经问世.超级杂交稻与现有水稻的特性差别很大,现有推广使用的联合收割机都不适应超级稻的收获,且穗头上方有大量直立叶片.半喂人机型根本无法适应,因此有必要尽早研究开发新型的联合收割机.以适应即将大面积推广的超级稻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以当前长江中下游稻区具有代表性的高产超级稻品种Y两优1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施N量与施N时期分配的田间试验,研究施N对超级稻植株N含量与籽粒产量的影响,从而明确超级稻高产的穗肥N施用量和比例。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超级稻茎叶和籽粒N含量均呈线性升高,而且施N量对生殖生长阶段茎叶N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与总施N量相比,穗肥N对生殖生长阶段各时期茎叶N含量的影响斜率要高1.88、1.02、1.86和2.28倍,而对成熟期籽粒N含量的影响斜率要高3.59倍。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的茎叶N含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线性相关,而成熟期茎叶和籽粒N均与籽粒产量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关系;通过模拟方程和不同施N比例处理的叶片外观特征均推算出超级杂交稻达到最高产量的穗肥N用量为59.0 kg/hm2,占总施肥量32.8%。对4个时期施N比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处理籽粒产量与由方程计算的最高产量接近,10-50-25-15处理的籽粒产量要高1.7%,说明合理分配部分N作为粒肥更有利于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超级杂交稻合理穗肥(和粒肥)N有利于优化成熟期茎叶和籽粒N含量,从而构建超级稻最大库容量,使其达到最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旱地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锌含量差异与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为品种选育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6年连续三年在黄土高原旱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不施肥(CK)和施肥(NP),副处理为来自我国主要麦区的123个品种。施肥处理为N 150 kg/hm^2 (尿素,含N46%)、P_2O_5 100 kg/hm^2 (过磷酸钙,含P_2O_5 16%)。成熟期在每个品种中间2行随机抽取30穗小麦,连根拔起后,从根茎结合处剪断弃去根系,分为茎、叶、颖壳(含穗轴)和籽粒,称风干重。分析了样品中氮、磷、钾、锌含量,计算了养分的吸收量及转移量。【结果】施肥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高锌品种比低锌品种显著高54%。高锌品种的籽粒氮、磷含量分别比低锌品种显著高9%、7%,钾含量无显著差异,施肥使两组品种的氮含量显著提高,磷钾含量降低。高产高锌品种具有更高的籽粒和地上部氮、磷吸收能力,钾吸收能力与低锌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施肥可使高锌品种的氮磷钾吸收量增幅高于低锌品种;两组品种间的氮、磷转移能力无显著差异,而高锌品种的钾转移能力较低,且两组品种的氮磷钾转移能力因施肥降低幅度一致。【结论】旱地条件下土壤养分供应充足时,高产高锌小麦品种的氮磷吸收能力强,钾转移能力弱,籽粒氮磷含量高,与低锌品种相比钾含量无显著差异。通过品种选育可同时提高旱地高产小麦籽粒锌和蛋白质含量,并提高磷含量。考虑到磷含量高时会降低籽粒锌的生物有效性,生产中通过施肥措施,适当调控磷肥,增加氮肥,在提高小麦籽粒氮锌含量的同时提高籽粒锌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