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泥土地利用的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达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19-4621
介绍了污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污染、病原体和寄生虫污染、有机物污染和氮磷污染的各种风险及控制,提出了污泥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污泥浓度分区技术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筛网(Mesh)过滤组件进行污泥浓度分区(A区和B区)的技术,解决单独MBR系统零剩余污泥排放条件下污泥浓度过高的问题。对此技术进行物料衡算,并从理论上分析A区、B区VSS(XA、XB)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XA随着HRTA值的增大而降低;XB随着R值的增大而降低,且随着筛网出水VSS(XA,B)的升高而增大。当XB维持在固定值时,XA,B随着R的变大而升高;XA随着R的变大而缓慢降低,从理论上证明此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谭艳来  陈大志  黄力彦  岳建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46-10447,10462
[目的]研究污泥生物减水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好氧发酵的方法,对城镇污水厂低有机质含量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处理,分析物料配比、温度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对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Ⅲ的堆体高温期(温度55℃以上)维持了7d,最高温度达62℃,在第9天含水率降至50%,减水速率达1.4%/d.同时,在生物减水过程中,嗜温菌、嗜热菌及放线菌是主要菌群,其菌种数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有利于污泥生物减水的进行.[结论]该研究为污泥的生物减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Composting and thermal drying are amongst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ost-digestion processes for allowing sanitation and biological stabilization of sewage sludge from municipal treatment plants, and making it suitable as soil conditioner for use in agricultur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sludge-derived materials on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fresh (LAF), composted (LAC) and thermally dried (LAT) sludge fractions, each resulting from a different post-treatment process of a same aerobically digested sewage sludge, were added at 1% (w/w) application rate on two contrasting (a loam and a loamy sand) soils and incub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for 28 days. Soil respiration, microbial ATP content, hydrolytic activities and arginine ammonification rate were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incubation period.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biochemical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metabolic quotient (qCO2), were markedly stimulated after sludge application, and the magnitude of this stimulatory effect was dependent on sludge type (precisely LAT > LAF > LAC), but not on soil type. This effect was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stable organic matter, which was lower in LAT. Genetic fingerprinting by PCR–DGGE revealed that compositional shifts of soil bacterial and, at greater extent, actino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responsive to the amendment with a differing sludge fraction. The observed time-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DGGE profiles of amended soils reflected the microbial turnover dependent on the sludge nutrient input, whereas no indications of adverse effects of sludge-borne contaminants were noted.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mposting rather thermal drying can represent a more appropriate post-digestion process to make sewage sludge suitable for use as soil conditioner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5.
剩余污泥臭氧化减量处置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笑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255-256
综合臭氧污泥减量化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对其技术原理和工艺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其现存问题,并讨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万向.  相似文献   
6.
厌氧消化系统中硫酸盐对重金属化学形态的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硫酸盐对铜、锌、镍三种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存在能够促进污泥中重金属向稳定的硫化物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厌氧污泥比活性试验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亚乾 《中国沼气》1993,11(1):19-22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医用血清瓶作发酵瓶、用医用注射器来量测所产沼气的厌氧污泥比活性试验测定法。实践表明此法简单实用、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C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规律化。[方法]研究了容积负荷、酸化率、选择压、无机离子、停留时间、pH值、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试验用普通厌氧消化污泥启动,通过不断增加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缩小停留时间,经122d运行,形成粒径为0.5~1.5mm的形状不规则颗粒污泥,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14kgCOD/m3.d,产气量78L/d,COD去除率达85%以上。[结论]较高的有机负荷及其产生的较高的水力剪切力和Ca2+有利于形成密实的颗粒污泥;工艺流程中的酸化池和循环罐有利于形成甲烷活性强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UNITANK工艺设计规模为22万t/d,目前已运行9年。该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去除效果良好,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生化池MLSS浓度约3 000 mg/L,污泥负荷约为0.14 kgBOD5/(kg MLSS.d),实际运行已比较接近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华  陈磊  任晶  王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66-2168,2173
运用响应面法对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的生物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对污泥含水率降低有显著影响的通风量、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污泥含水率最低区域;最后,由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污泥含水率的最佳干燥条件,即通风量6.5 L/h、温度36℃、接种量1.5%,干燥96 h后污泥含水率降低到24.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