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酵母蛋白饲料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啤酒酵母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酵母最优的培养条件是麦芽汁培养基稀释倍数2.5,培养时间20h,蔗糖添加量10Brix,尿素添加量0.02%,且酵母菌耐酸耐铜的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超声破碎酿酒酵母细胞和冷三氯乙酸化学浸提海藻糖的工艺,探索了离子色谱分析技术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液料比R、超声功率W、工作时间T1、超声总时间T2和浸提时间T3等5个试验关键因子对海藻糖提取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动态控制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海藻糖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依次为:尺为7、W为698W、T1为4.9s、T2为7.3min、T3为9min。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超声功率、工作时间和超声总时间对海藻糖提取量的影响最大,为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酿酒酵母完整细胞膜的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菌单倍体T-27(αtrp-ura-)及其耐盐突变株T-27-12(αtrp-ura-)为试验对象,考查了在高盐(25%NaCl)冲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并应用荧光偏振法对冲击条件下菌体细胞膜的流动性进行测定,试验数据表明:高盐冲击条件下T-27-12(αtrp-ura-)生物量明显高于T-27(αtrp-ura-),耐盐突变株T-27-12(αtrp-ura-)细胞膜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亲株T-27(αtrp-ura-),说明T-27-12(αtrp-ura-)较其亲株有较强的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因而可以推断细胞膜的稳定性是耐盐突变株较其亲株有更强抵御高盐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绵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为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在肉羊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8只4月龄、体重相近(22.96±2.00)kg、健康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根据饲喂添加剂不同随机分为4组:D(对照组,两种菌均不添加);D1(酿酒酵母,6×1010CFU/kg);D2(地衣芽孢杆菌,2×1010CFU/kg);D3(酿酒酵母6×1010CFU/kg+地衣芽孢杆菌2×1010CFU/kg),每组12只羊,试验期共75 d,前15 d为适应期,正饲期60d。试验羊每天分别于08:00和18:00进行饲喂,自由采食和饮水。正饲期内每天准确称量记录每只试验羊的喂料量和剩料量,并在第1、30、60 天晨饲前对试验羊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试验结束当天08:00正常饲喂试验羊,3 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以及功能微生物。【结果】1)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试验羊的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及平均采食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D3组的ADG显著高于D组(P<0.05),D3组的F/G显著低于D组(P<0.05),D1和D2组的F/G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瘤胃液pH、丁酸浓度及乙丙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D3组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D组(P<0.05),TVFA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D组(P<0.05),且D3组与D1和D2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D3和D2组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D1与D组(P<0.05);3)D3组的β-葡萄糖苷酶、羟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1和D2组的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羟甲基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D3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D和D2组(P<0.05),与D1组差异不显著(P>0.05),D1和D2组的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羟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4)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黄色瘤胃球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嗜淀粉瘤胃杆菌和原虫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D3组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显著高于D组(P<0.05),但与D1和D2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甲烷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D3组最低。【结论】饲粮中添加6×1010CFU/kg酿酒酵母和2×1010CFU/kg地衣芽孢杆菌均会对绵羊瘤胃发酵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了瘤胃消化酶的活性,增加了瘤胃有益菌的数量,且二者组合饲喂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使用塔式生化反应器连续培养面包酵母,对发酵液进行恒浊和恒化控制,并与间歇面包酵母培养法比较,结果表明,在46L试验室发酵罐中,以稳态时平均稀释速率0.2-0.3h^-1和通气速率4.8m^3/h~5.2m^3/h培养面包酵母为佳,连续稳态时间平均可达40h左右。干酵母对糖得率,连续培养法比间歇法培养略有增加,活力和间歇法相当,而生产速率增加了3-4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酿酒酵母中磷脂合成相关基因突变对细胞自噬和液泡形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尼罗红染色观察酵母中磷脂合成相关基因突变后脂滴的形态;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细胞自噬蛋白Atg8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突变体细胞自噬的发生情况,并使用荧光染料FM4-64检测液泡形态;此外,检测相关突变体对吩嗪-1-羧酸(申嗪霉素)的敏感性.[结果]在营养有限条件下,酿酒酵母中磷脂合成相关基因突变体中脂滴的大小或数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细胞自噬在常规检测条件下正常;其中磷脂酸胞苷转移酶编码基因CDS1突变导致液泡形态异常(碎片化),而其他磷脂合成相关基因突变不影响液泡形态;回补CDS1后,cds1-DAmP突变体中液泡形态恢复正常;此外,cds 1-DAmP突变体对吩嗪-1-羧酸处理更为敏感.[结论]酿酒酵母中脂滴和液泡形态异常不一定影响细胞自噬的正常进行,但可能影响其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止培养法对多刺裸腹溞进行培养实验,研究在以酵母和小球藻为饵料的多刺裸腹溞培养中,添加不同浓度光合细菌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液浓度为48×108cell/ml)添加量为1 mg/L(组2)、2mg/L(组3)、64 mg/L(组8)、130 mg/L(组9)和260 mg/L(组10)时,实验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生殖量与空白对照(组1)相比均无差异(P>0.05);光合细菌添加量分别为4 mg/L(组4)和8 mg/L(组5)时,实验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生殖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其对多刺裸腹溞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16 mg/L(组6)和32 mg/L(组7)时,实验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生殖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1.54倍和1.40倍,差异十分显著(P<0.05);而当添加量过高,在520~800 mg/L(组11~组14)浓度范围内,实验组中多刺裸腹生殖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实验设计范围内,浓度等于或高于900 mg/L(组15)时,幼溞在12 d后仍没有达到性成熟,光合细菌对多刺裸腹溞的繁殖明显起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显示,在以酵母与小球藻为饵料的多刺裸腹溞培养中,16~32 mg/L的光合细菌添加量最为适宜,该浓度范围的光合细菌对多刺裸腹溞的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啤酒酵母葡聚糖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剂量及其对断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2个试验。试验1选用100头(28±2)d断奶的二元杂交断奶仔猪,按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饲喂含葡聚糖0、25、50、100mg/kg和200mg/kg的日粮。结果表明:随葡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在14 ̄28 d及0 ̄28 d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试验2选用80头(28±2)d断奶的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含葡聚糖0mg/kg和50mg/kg的日粮。在试验的第14天和第28天,每重复取1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0mg/kg葡聚糖提高了仔猪在14 ̄28d及0 ̄28d的日增重(P<0.05)。而且,也提高了仔猪在0 ̄14 d、0 ̄28 d及28 ̄35 d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是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0mg/kg啤酒酵母葡聚糖,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而且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热榨花生粕同步提取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为花生粕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发酵产物的可溶性氮浓度、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非淀粉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菌种比例、接种量、营养盐溶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1∶2,接种量3mL,营养盐溶液添加量30mL,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2h,水浴温度40℃,水浴时间6h。此工艺下发酵产物的可溶性氮浓度为46.32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9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6.96%、非淀粉多糖得率为4.36%。发酵产物经乙醇沉淀和超滤分离得到的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产品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金属离子螯合力和还原力等4大类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适合橙汁果酒发酵的菌种,从橙汁发酵醪液中纯化出酵母菌,采用杜氏管法、CO2失重法及感官评定法进行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醪液中分离出4株酵母菌,经过初筛及复筛得到一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等优良特征的酵母菌,编号为 FJ-20,鉴定为酵母属的绮丽酵母。该菌株对酸的耐受能力为 pH2.5,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为10%vol,对氯化钠耐受能力为11%,对蔗糖的耐受能力为35%。该菌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发酵产香浓郁,适合作为橙汁低纯果酒的酿造酵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