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效唑调控观赏竹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笋施用多效唑后,对其新梢日平均生长量及成竹后全竹高,枝下高、节间长、叶面积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注射处理在浓度300~800 mg·kg-1,喷施处理在浓度300~1000 mg·kg-1范围内,随处理浓度递增,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应用多效唑能提高观赏竹的观赏价值,解决盆景制作的矮化及枝叶美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春季调控措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4个处理分别为:起身期追全部氮肥(除基肥外,下同)并叶面喷多效唑(N1);起身期追2/3氮肥并喷多效唑+拔节期追1/3氮肥(N2);起身期追1/3氮肥+拔节期追2/3氮肥(N3);拔节期追全部氮肥(N4)。生育期间测定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成熟期调查产量性状。结果表明,N1和N2处理小麦拔节期的总茎数、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N4和N3处理。孕穗期N4和N3处理小麦的总茎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开花到成熟期各处理的总茎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差异均不显著。孕穗期前,不同处理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孕穗期后,N4处理的株高最高,且显著高于N1处理。各处理基部节间直径和中上部节间长的差异不显著,N4处理基部第一节间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随追氮时期前移或前期施氮量增多,不孕小穗数减少,结实小穗和穗粒数增加,N1比N4处理不孕小穗数显著减少,结实小穗和穗粒数显著增多。N1处理小麦成熟期的千粒重最高,且显著高于N4处理。N1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N3和N4处理。起身期追氮配合多效唑调控,可以获得比拔节期追氮更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天津水蜜桃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势旺产量较低的天津水蜜桃进行了叶面喷洒多效唑(PP_(333))营养生长抑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梢生长受抑的程度与多效唑的浓度呈正相关.叶绿素的含量与一定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高浓度和高浓度的乡效唑处理可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单果重以及果品质量,而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着色指数和单叶面积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夏大豆进行全程化控试验。结果表明:在15%多效唑施用总量750 g/hm2条件下,以分枝期300 g/hm2+初花期450 g/hm2处理效果最好,大豆增产17.1%,达显著水平;苗期75 g/hm2+分枝期150 g/hm2+初花期300 g/hm2+盛花期225 g/hm2处理增产13.7%,初花期300 g/hm2+盛花期450 g/hm2处理增产11.4%,但较对照均未达显著水平。3种全程化控方法均能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株高和结荚高度,增加株荚数、株粒数和株粒重,但对百粒重影响较小。采用全程化控技术具有控制大豆旺长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效唑对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的机理。[方法]以夏普兰和奥尼尔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为材料,通过提前喷施500 mg/L多效唑,研究多效唑对蓝莓受干旱后的保护效果。[结果]提前喷施多效唑可以减小干旱胁迫下蓝莓叶片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H2O2含量及O2-.含量等的上升,同时缓解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的下降。[结论]通过喷施一定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提高蓝莓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和烯效唑对紫羊茅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雅娜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97-2898,2918
[目的]推动我国北方高质量草坪的建立。[方法]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100、200、350 mg/L)和烯效唑S3307(16、32、64 mg/L)对冷季型草坪草紫羊茅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紫羊茅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PP333对紫羊茅高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喷施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喷药60 d后,3个处理对紫羊茅高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3%、62%和64%;喷药60 d后,对照株高增长24.53 cm,不同浓度S3307处理紫羊茅株高分别增长13.05、11.60、13.68 cm;浓度大于200 mg/L的PP333对紫羊茅的矮化效果较明显,200 mg/LPP333与16 mg/LS3307可显著提高紫羊茅的叶绿素含量。[结论]PP333对紫羊茅的矮化作用强于S3307。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土壤中多效唑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液(15∶85,V/V)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结果]多效唑的质量浓度(0.005~0.500 mg/L)与其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最小检出量为6.03×10-13g(S/N=5),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70.50%~96.73%,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6.73%。[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土壤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Paclobutrazol (PB), an inhibitor of endogenous gibberellin synthesis, was applied to peanut plants altered dry-matter distribution and increased seed yield. PB solution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200 or 400 ppm was sprayed on folia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od formation stage (BPFS), the early pod filling stage (EPFS) and the middle pod filling stage (MPFS) .The height of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PB at BPFS and EPFS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lants by more than 10 and 5 cm, respectively. The pod number of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100 or 200 ppm PB at any developmental st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0 or 400 ppm PB. The seed yield was increased by PB applied at any stage, and the yiel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100 or 200 ppm PB at BPFS or EPFS was approximately 370 gm~2.  相似文献   
9.
朱道圩  张勇  王亚琼  理莎莎  杨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14-9614,9730
为了筛选对大花高代具有矮化效应的叶面肥,采用多效唑、比久、通丰、试验1号和试验2号5种叶面肥对不同播期的两组大花高代苗进行喷施,研究不同叶面肥处理对大花高代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比久均能促使大花高代节间缩短、植株矮化,但以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效果最为明显,而通丰、试验1号和试验2号对大花高代没有矮化效应。该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大花高代的矮化栽培。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覆盖除草地膜的花生在花期后喷施15%多效唑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除草地膜的花生在结荚初期到结荚中期,喷施15%多效唑能明显抑制花生主茎和侧枝的徒长,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荚果的发育、提高单株结果数、结实率,从而实现花生的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